假装遗弃孩子的惩罚不可取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体罚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同时,当他们遇到危险,感觉到恐惧的时候,父母的怀抱又会带给他们抚慰和保护,为他们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
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在与父母或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家长频繁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当然,家长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只是想通过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但对于不懂事的孩子而言,他们无法区分家长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尤其是2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假装离去的行为,当成是真的离开。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
被遗弃的恐惧
很多人长大后在两性关系中有害怕被遗弃的恐惧感,这种心态可能在幼儿时期就被种下了。或许是父母的个性较急切,接触的品质比较粗糙,每次这种粗糙的对待都会削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让孩子认为“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疼惜的”。在一岁以前,我们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就已在潜意识的层面扎下了根基。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是自尊与生活的根基。在两性关系的相处中,自我价值感较高的人,比较少恐惧或被遗弃的担心、害怕或嫉妒、自卑。
当另一半有外遇时,其实最大的伤害不是来自于他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而是来自于自我的贬损,当事人往往会自我怀疑,究竟我哪一点不好,让他不想和我在一起。但许多先生外遇的对象条件往往不如原配,当妻子在责备先生变心时,其实内心有个更深的声音在伤害自己:我连那样的女子都不如。但若是自我价值感较高的人,就不会在比较关系中有所怀疑或自我伤害。如果在依赖期没有得到满足,除了内在自我价值感低落,让人产生“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外,还会对外在周围的人、事、物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古时有一则故事:一位郑国人丢了一把斧头,他的一位邻居与他平日就处得很不好,他一向对邻居的人品有所质疑,这时候他更认定这把斧头是这位邻居偷去的,于是暗中观察这位邻居一个月:邻居闪烁的眼神,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行为举止,更让他确定邻居是小偷。但有一天,他忽然在柴房中发现了那把丢失的斧头,原来是被柴火掩盖住了。之后他再看那邻居时,怎么看也不像是小偷了。婚姻中类似这种疑心病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第一,“安全感”是“感”的问题,不是“安全”与否的问题。只要你活到现在,活得好好地,那就是安全的。需要工作的只是那个“感”。
人类的心理似乎有一种本能,就是放大那些匮乏、伤痛和危险,我猜这是出于本能对我们的保护。所以,人们对于那些自己缺乏的比对自己拥有的敏感,对伤痛比对安好记忆深,对危险比希望和安全更容易看到。
用现在的眼光回看童年,本质上我们还是安全的,不管父母多么糟糕,即便他们暴力冲突,他们虐打我们,他们离弃我们,我们活到现在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明那还是安全的,否则我们不会活下来。
第二步,区分过去和现在,区分成年和幼年。
最基本的事实是,过去幼年的我们是依赖的,而现在成年的我们可以独立了。对于一个新生儿、婴儿、幼儿来说,依赖是绝对的,直接来讲,如果没有人管我们爱我们,我们会死!那个对失去爱和接纳的恐慌是深刻而巨大的,小孩子的思维、感受和我们不一样的。小孩子没有经验,直接相信。
第三步,去“冒险”经验,用新的体验更换过去的旧体验。
我们可以害怕,可以恐慌,这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安全感差很多,这是自然地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选择。我们可以因为害怕、恐慌而放弃,这也没问题的,这事实上代表我们还没准备好,在我们放弃够了以后,在我们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新的选择。如果我们有力气,鼓鼓勇气,能带着害怕甚至恐慌去试,那就更美,更有效。但前提是,我们觉得有力气,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慢慢就会有,一定会有,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成长本性,记住,就算你不相信、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也无法改变你的本性。
去尝试点新鲜的,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不够,你可以继续),现在来点新鲜的,尝试着动摇一下过去的信念,比如“如果我显示真实的自己,一定不会被爱”,“我们的关系不会长久”“我不敢开始我想要的”“我对未知感到害怕”“我不能拒绝人”“我不能让对方失望”……然后真实自然地做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做一些一直想但不敢的事,做不好也没关系,从做不好中学习,或许慢慢就能做好,或许发现这其实是不适合自己的,两者都是宝贵的。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否定自己,只有不适合自己,没有自己不够好。即便自己不能、自己犯错、自己不懂、自己和别人有不同,都绝不是自己不够好。
儿童安全感
人的安全感在幼年(通常是3岁前)基本形成,如果这个时期,孩子更换抚养人,比如被送走、被寄养、全托等;如果这个时期,抚养人不能提供稳定的支持和爱护,比如父母吵架太多,妈妈情绪化严重,父母太忙没时间陪;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不起来。
当然,幼年安全感很好的孩子成年后,特别剧烈的冲击也依然可能伤及安全感,比如被刑讯、强暴、在暴动或战争中被乱枪伤及或者目睹亲人如此、地震等大的灾害等。话说回来,正因为安全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也有机会在被损伤后修复。
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不是普通的痛苦,打个比方说,我们的头撞上墙会疼,这是有安全感的人的情况,缺乏安全感的痛苦,比这个更深更大到不堪,就像被灼伤还没有修复的皮肤被撒盐、再被创,或者没有了皮肤的人,轻微的细菌和伤痛都受不起。从这个意义上讲,黏人的人值得格外疼惜,而不是指责。有安全感人也会害怕,但没有安全感的人就不仅仅是害怕,而是恐慌。有安全感的人痛一下、怕一下就过去了,没安全感的人就要好久,有的时候真是受不起,比如抑郁、自杀,当然这在人群中的比例还是较少的。
“黏人”的人总是渴望找一个人依靠,无论如何、千方百计的找一个这样的人。他们(或她们,以下统称他们)对被陪伴、被看到、被喜爱、被支持、被保护饥饿巨大,他们宁愿舍弃一切、突破一切来维持一个让他们满足的关系。他们愿意付出让人惊讶的巨大代价,哪怕是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哪怕是放下自尊去乞求,哪怕是为对方做一切、给对方自己拥有的一切,有的跪地求被爱,有的卖身养男友。让人心疼的是,他们又总是“受伤”和“失败”,如歌所唱“有些人爱到变了形,结果落得一败涂地”。那简直是注定的,被依赖的人总是会逃会怒会嫌弃,实际上,神给了我们为自己负责的一切,我们不必再去依赖一个人,那样对人对己都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人的本性。
在这个过程中,黏人者压抑自己,他们生怕失去,内心随时紧紧地,所以他们不快乐。积累到一个程度,他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带着对某个人或某个关系的失望和怨恨去不管不顾的任性,去“我就要!”,去“这是我的事!”。这是两个极端,前面是压抑自己,后面是不顾别人,都是注定受挫的,因为大家是一体的,忽略别人和忽略自己是一样带来麻烦的。
。。。。。。。。。。。。。。。。。。。。。。。。。。。。。。。。。。。。。。。。。。。。。。。。。。。。。。。。。。。
父母必读:心理上的遗弃将对孩子产生巨大伤害
《看上去很美》的影评里,谈到“方枪枪被遗弃的痛苦”。可能会有一些家长认为,方枪枪只是被父亲送进寄宿制幼儿园,并非被遗弃。无论是狭义的“遗弃”,还是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实质性遗弃”,都会在孩子的心灵里造成巨大的痛苦。(记得,我们也曾是孩子!)一个幼小的孩子,无法排解和超越这些痛苦,只好忍气吞声、苦熬岁月。而这些痛苦,将会成为我们人格中的短板,具体表现人人不同,但都会降低我们的生命品质,毁坏我们的幸福感和平静感。
遗弃,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抛弃不管”,有很多不成长的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实质性遗弃”。
哪些抚养方式可以称为“遗弃”或“实质性遗弃”,造成“被遗弃的痛苦”呢?
一、放弃抚养孩子。
无论因为何种原因:工作原因、身体原因、经济原因、夫妻关系原因等,将孩子送到老家、寄宿制幼儿园或保姆处,在孩子的解读里,都是遗弃。
0-6岁的孩子,他(她)不仅仅需要吃饱穿暖,他(她)更需要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以归属于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小团体,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她(他)还需要爸爸妈妈无条件、高品质地爱他(她),以建立起首要幸福感(自我价值感);不仅如此,孩子还需要爸爸妈妈相爱,以便于她(他)可以心无旁骛、全力发展自己的身心,而不是成为爸爸妈妈未完成事件的“替罪羊”。
二、父母以不妥当的情绪表达方式示范、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绪感受;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不给于正确有效的回馈。
一个人的智商自出生至成年,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能被开发,不能被提升。而我们的情商在出生时是0,在成长过程中经由父母或抚养人的协助和引导,会不断地得以提升。情商和智商对我们取得各种成就的作用比是80:20,一个威而不怒的人,一个临危不惊的人,一个沉稳平静的人,更能发展、发挥自己的各项能力而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可是,父母如果以不妥的方式示范情绪表达方式,孩子的情商如何提升呢?!
有个四岁的孩子在晚上较晚的时候要求父亲买玩具,父亲告诉孩子要等到明天商店开门的时候。孩子不愿意,大哭大闹、尖声大叫。父亲很平静地说:“我不是不给你买玩具,而是要等到明天。爸爸是因为喜欢你而给你买玩具,并不是因为你叫得够大声才给你买玩具。为什么要用大叫的方式来跟爸爸说话呢?”四岁的孩子回答说:“因为妈妈每次对你大叫大嚷的时候,你就让着她。”
如果我们示范不妥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就学会了。父母不妥当的情绪表达方式,也将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茫然无助。当孩子非常自然地以哭泣或逃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时,父母因为不知道妥当、有效的回应方式,不是予以禁止:“不许哭!”就是呵斥或讨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哭了,不哭了!”“乖孩子不哭,给你一颗糖!”“我们来做游戏!”这种处理方式完全没有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孤单、恐惧、悲伤、愤怒。这就是在情绪上遗弃孩子,造就“父母双全的孤儿”。
三、不满足孩子身心发展中的需求。
0-3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需求,0—6岁各种敏感期的发展, 6-12岁八大智能的发展,12岁之后第二性征的发育、自我的建构,人格的完成,孩子都需要父母予以满足,提供精神、物质条件或协助、引导。电影《看上去很美》中,当父亲不顾方枪枪的哭喊,转身离去,是美丽的唐老师用饼干和谈话的方式削减了方枪枪的痛苦感受,方枪枪开始转而依恋唐老师。可是,唐老师也拨开方枪枪的手,走了。方枪枪敢怒、敢悲不敢言、不能言,只有一个人离开饭桌,以绝食的方式来自我展示。成人之后,可能就不是哭泣、绝食的方式,而是自暴自弃、自伤、自杀的方式了。
父母看不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身心需求、不能或不愿满足孩子的需求、过度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无视心理、精神的需求,都属于遗弃。我们不仅需要食物和水活着,我们还需要甚至更需要爱、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
四、对孩子施以身体、情绪、语言以及性方面的虐待。
虐待已不仅是遗弃,更是伤害了。而这种负向联结方式不仅让孩子遭受身体、精神、性的巨大痛苦,更使孩子在成年之后难以超越痛苦的负向联结模式,她(他)会无意识地与最能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痛苦的人联结在一起,就像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一样。
很多“强迫性重复”案例中,童年有酗酒、暴力父亲的女儿,成年后往往会找一个暴力、酗酒的老公。
五、利用孩子满足父母自身的依赖需求、利用孩子维护或挽救婚姻、不陪伴不关心及指引孩子。
父母自身的成长任务没有完成,沉陷在内在孩童状态,或者两个人专注于婚姻中的权利斗争,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身心的需求和发展,也造成实质性的遗弃。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林小枫和宋建平夫妇因为闹离婚而陷在白热化的斗争中,不断地争吵、生气、大战,哪里能高品质地陪伴、关心及指引孩子呢?!他们的儿子当当只有通过走失、失明、自伤、自戕的方式,才能使父母暂停斗争而共同关注他。这种心理遗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更加难以估量。
09年春节前后,我接到一个父亲打电话咨询。他15岁的女儿对“没有灵魂的家”不满,离家出走。孩子用这种方式才让父亲从酒桌上起身,从官场的纠结中起身,用“GPRS”定位来追回女儿。母亲茫然不知“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的教养方式有什么不妥,女儿为何离家出走。
六、父母的品行不端,使孩子蒙羞。
被称作“中国第一乞丐村”的甘肃岷县小寨村,面对记者的采访,孩子们拿书挡住脸,快速地跑回家,对父母带着自己在城市乞讨的经历讳莫如深。
父母乞讨,使孩子蒙羞,那些“包二奶、养情人”、“贪污、受贿”、“偷窃”、“打架”、“坐牢”、“被双规”、“开除党籍公职”的父母,又使孩子产生什么样的羞愧心理呢?!
对于品行不端的父母来说,这一次不是父母遗弃孩子,而是孩子从精神上遗弃父母,让自己成为“父母双全的孤儿”。
电视剧《谁懂我的心》中,女二号方小雨因为父亲犯罪坐牢,极度敏感、脆弱、自卑,她对外宣称父亲是教授,而且已经去世。在父亲刑满释放后,仍然矢口否认他是自己的父亲。
对照以上几种造成心理、精神遗弃的抚养方式,回顾我们的童年,也看看我们自己又是如何教养天使一般的儿女的。
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有没有造成“遗弃”和“实质性遗弃”?!
。。。。。。。。。。。。。。。。。。。。。。。。。。。。。。。。
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多与他们未成年,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处的环境太复杂有关。不成熟的偏激的想法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堆积在心里就容易造成一些人格缺陷,进一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并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如何疗愈被遗弃的感受
被遗弃的感受从何而来?
很多人从小有被遗弃的感受,为什么?父母照顾不过来,或者父母不在一个城市跟你居住的,父母就会把你送到姥姥姥爷家、送爷爷奶奶家,或者送全托幼儿园。也许当时父母跟你说得很清楚:“爸爸妈妈忙,没有办法照顾你,爷爷奶奶也很爱你。我们一个礼拜回来看你一次。”但是你小小的心里还是觉得自己被遗弃了——“一定是我有什么问题,父母才会遗弃我。”这是一个伤痛,而且对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是很大的一个痛。我们把它藏得好好的,藏在我们内心的深处。长大后,我们变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事业、感情、生活各方面都很好。而被遗弃的伤痛早就被我们塞到角落去了。可是那些伤痛会永远在那里,而且时不时地冒出头来提醒你,有这么多的伤痛没有疗愈。
培养自己的觉察能力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疗愈?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自己内在那些从小而来的羞愧和恐惧。第一是要有觉知、觉察能力。比如你有三个好朋友,他们三个出去看电影,没有找你,你觉得自己被遗弃了,打电话跟他们说:“你们什么意思?怎么这样对我,我在家里,一个人没事儿干。你们三个去看电影,都不打电话给我。”你的朋友听完之后多少都会有一点儿不高兴的,说:“你这个人脾气怎么那么大,我们只是三个人不小心凑在一块儿去看电影,没想那么多啊!”我们内心的一些想法很可能就会造成关系的紧张。可是如果你愿意跟这种被遗弃的感觉在一起,能意识到他们就是不小心凑在一起去看电影,其实他们都是你的好朋友,都对你很好,很爱你。然后再去跟他们说:“哎呦,你们三个看电影都不找我。”这时的能量就跟之前那种理直气壮,好像去讨回公道的那种能量完全不一样,当然,产生的结果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感受、接纳自己被遗弃的感觉
我三岁多的时候,很多创伤都在那个时候发生。那时我父母的感情不太好,常常吵架,家里也不富裕。父母又年轻、爱玩儿,我们一家四个人很少有温馨的场景。至少在我的记忆中,就没有四个坐在一起吃饭或者聊天过。有一天早上,突然很奇怪,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床上,开始聊天了。爸爸妈妈说一些笑话,对童年的我来说,那是太温馨的一个场面了。可问题是,我那时候憋了一泡尿,我知道,如果我起来去厕所小便,妈妈一定去厨房,爸爸一定去忙他的事儿,这样温馨的场景就会散了。
我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我就憋着。但三岁的小孩子能憋多久啊!结果尿在床上,被我爸看见了。然后我爸就把我给拎起来,拉到我家大门口,关上门说:“这么大了还尿床,我不要你这个女儿了。”我在楼道里哭得很惨,也非常的恐惧。那时的我知道爸爸会开门让我进去吗?不知道,对我而言,那就等于死亡一样。这件事情在我心里刻下了一个很深的烙痕,所以我很怕男人遗弃我,我找对象的时候,也都是找那种非常爱我的。
后来碰上我爱人,他也很爱我,不会遗弃我,而且符合我的标准。可是,每次我跟他有争执、吵架的时候,他就躲到他的洞穴里,对我施以冷暴力,完全不闻不问。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生气。他躲到洞里,我就拿“杆子”去戳他,用各种方法逼他出洞。他说,这是他吵架的方式,他必须一个人冷静一下。我就说:“不行,你要跟我把话说清楚。”为什么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读了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课,还是所谓的心灵作家,反应还这么激烈?
有一次打坐的时候,我联想到这件事情,才意思到:当他背向我,不理我、躲到洞里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又回到在楼道里哭泣的小女孩角色,完全不能忍受那种被遗弃的感觉。认识、觉知到这一点之后,我就知道自己当时的举动很可笑。人家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安静一下,你不用理他,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可是当楼道里的小女孩出来,在那哭泣、尖叫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忍受的,我必须要抓他出来。我觉察到这一点后,每当那个女小孩出来的时候,我就去安慰她、照顾她——“没有关系,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其实他没有要丢弃你,你要哭就哭,你可以待在这里,什么都不做,只是去感受、接纳那种感觉。”
所有的丰盛都源自我们的内心
其实,害怕被遗弃的感受每一个人到现在都有。为什么?因为小时候我们是如此的无能为力。在所有的动物里,人类是从生下来到之后的好几年时间里,都没有自主能力的一种。什么叫自主能力?就是自己拥有谋生能力的人,像小动物一生下来,你把它丢在一边,它自己就可以活下来。可人是绝对不行的,可能到两三岁都没有能力自己独自活下来。那这个人生设计是为了什么?为了让我们去尊敬父母。我们的照顾者就是掌握我们生命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习惯看父母的脸色。父母只要一不认同你,觉得你不好,你就觉得他们生气了,会不要你,对当时的你来讲,被遗弃就等同于死亡。
所以我们会特别在乎父母的感受,他们吵架,我们会很难过;他们骂我们,我们也很难过,更别说打我们了。我们又恐惧、又羞愧、又难过、又痛苦,又觉得被侮辱、被欺骗。所以小时候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在乞讨,像乞丐一样去乞讨父母的爱,跟兄弟姐妹去竞争父母的注意力,就是为了求生存。无疑,伴随着这种心念行为长大后的我们,依然还是一个“乞丐”。只不过,这一次我们“乞讨”的对象变成了朋友、爱人、同事、上司,甚至时你出门时碰到的一个服务员。因为你习惯于要去讨好所有的人、要取得所有人的认同,这就像一只摇尾乞怜的狗,像个乞丐一样,到处在求爱。但我们没意识到其实所有的爱,所有的丰盛都源自我们的内心。
感受此刻你身体的感觉
所以,当某个人说的话、投射过来的眼神让你感觉到不舒服,或是你要做的某件事情让感觉不舒服,尤其这是一件对的事情,我们应该培养内在强大的力量,让自己变成真正的成人,而不是用小孩的模式去应对生命中的人、事、物。怎么做?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当罪疚、愤怒、生气、被侮辱、被遗弃等这些负面情绪来了,而我们又习惯性地想要逃避时,回到你的身体里,去感受此刻你身体的感觉。
负面情绪其实都会反映在我们的身体上。生气的时候,我们手会抖,心跳会加速,呼吸会急促,有的人甚至会胃痛、肩膀紧绷、拳头握起来、双腿抖、手心冒冷汗。那什么叫“感知身体的感觉”?我们来做个实验:把眼睛闭起来,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感觉一下自己的左腿在哪里。此刻你的眼睛是闭着的,你怎么知道左脚的存在?怎样才能感受到左脚在哪里?它的姿势是什么?先跟你的左脚打个招呼。然后深吸气,呼出来,感受一下气息在你身体里流动的感觉。再深吸气、呼吸。感受一下,当你深吸气时,气流在你的身体里是怎样流动的。接下来,找一个自己感觉最不舒服的部位,也许是你的肩膀,也许是你的颈部、头部、肋部、腰或者是你的背。
跟你的身体待在一起
每天24小时,你的身体都在无休无止地为你服务。那什么时候你会真的去帮助它、感受它、聆听它?现在,把你的呼吸带到这个最不舒服的部位,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像轻柔的手一样,用你的呼吸轻轻地去抚慰你最不舒服的地方,跟身体里最不舒服的地方待在一起,告诉它:“在这里,陪着你。没关系,你可以痛,你可以紧绷,你可以不舒服,我允许你如实地存在。”就这样跟你的身体待在一起。
回到以前,回到你内心的最深处,那里就是一个安静的台风点,所有混乱的中心点,在那里,外面的狂风暴雨都进不来,只有你和你自己静静地待着。然后再一次去感受你身体不舒服的部位,看看那感受有没有离开。如果在你的注目之下,它还是不舒服。没有关系,把你的微笑送给它,告诉它:“你可以存在,允许你存在。”然后慢慢地去感受它,一点一滴地放下。当你准备好的时候,可以慢慢地打开你的眼睛,回到现实的空间来,回到此时此地,记住刚刚的感受。当你心乱如麻、很烦燥的时候,去感受一下。每天早上起来,或是晚上睡觉之前,静坐10~15分钟,跟自己在一起。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