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上
黄国胜:基本面具
前天晚上,人格面具群讨论“基本面具”。
所谓“基本面具”就是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绝大多数人都会用到的面具。这样的面具可能有一百个或者十个,也可能只有三个。“三”应该是最小的数字,所以,我们从“三”开始。我首先想到的是儿童、成人、父母,后来改为父亲、母亲、孩子。最后,把父亲去掉,确定好母亲、坏母亲、好孩子、坏孩子为四个基本面具。
好母亲是服务员,她给孩子提供服务,孩子需要什么,她就给予什么,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完全以孩子为中心。
坏母亲是警察,她的任务就是防止孩子干坏事。在坏母亲的眼里,孩子有许多恶习,稍不注意,就会干坏事,所以必须时刻盯着他,随时防范。坏母亲对孩子有许多要求,“必须”如何如何,“不许”如何如何。一旦孩子的表现不符合要求,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处罚。好母亲对孩子可能也是有要求,但是,她所采用的方法是鼓励和奖励,或者协助,甚至越俎代庖。
好孩子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被服务员侍候得好好的。他有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甚至,他还没提要求,服务员就已经帮他想到了。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日子过得非常惬意,所以心情舒畅,自我感觉良好。他相信,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
坏孩子是罪犯,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什么也不做,也是错的。自我感觉很差,很压抑,小心谨慎,缩手缩脚。坏孩子时刻都有可能受到处罚,必须随时提防。即使没有受到处罚,也会想象自己受到处罚。而且,还会把中性的评价当成批评,老觉得别人想要伤害他。
许多面具都是这四个基本面具的延伸。服务员、营业员、勤务兵、单位里的后勤人员、“二把手”、助理、秘书、医生、护士、政府官员(政府职能从管理转变为“服务”),都是好母亲;警察、法官、管理人员、“一把手”、检查员、纠察人员、巡逻队员、暴君、独裁者,都是坏母亲;顾客、病人、客人、朋友、检查人员、领导干部,都是好孩子;罪犯、精神病人、傻子、员工和各种被管理者,都是坏孩子。
有些面具是基本面具的组合,例如,“一把手”既是好孩子(被人哄着、侍候着),又是好母亲(“人本”的领导)或坏母亲(权威式的领导);检查人员既是坏母亲(专门找碴),又是好孩子(被检查者拍他马屁);教师可以是好母亲(“人本”),也可以是坏母亲(权威);学生可以是好孩子(遇到好老师),也可以是坏孩子(遇到坏老师)。“二把手”在“一把手”面前是好母亲(服务员),在群众面前可能就是坏母亲和好孩子(欺压百姓),也可能是好母亲(公仆)。由此可见,坏母亲通常也是好孩子,而好母亲反而会受到坏孩子的待遇(被人挑剔)。过去,警察就是坏母亲,现在变好了(有困难找警察)。医生本来是好母亲,现在变坏了。“问题孩子”本来是坏孩子,现在变成好孩子了(得到心理老师的特别优待)。
在家庭里,母亲通常都是好母亲(以服务为主),父亲则是坏母亲(以管理为主)。同时,父亲也是最大的好孩子(待遇最高),而真正的孩子则可能是好孩子,也可能是坏孩子,这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把孩子当成服务的对象,以孩子为中心,还是把孩子当成管教的对象,以自己或家族(光宗耀祖)、社会为中心。
认知、行为学派的心理医生是坏母亲,人本主义的心理医生是好母亲,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医生,有些是坏母亲(野蛮分析),有些是好母亲(非野蛮分析)。
黄国胜:人格面具理论的基本要点
1、人格是由面具构成的。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亚人格或人格的一个侧面。
2、面具就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场合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3、面具属于“整体心理现象”,最小的面具也包含知、情、意、能力、性格等成份。
4、面具种类繁多,一般分为角色面具、人物面具、原创面具。角色面具与“角色”对应,如警察、教师、父母、兄弟。人物面具通常来源于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如俄狄浦斯、林黛玉、雷锋。原创面具则是个体自己“发明”的。
5、众多面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面具称“主导面具”。人格主要由主导面具所决定。
6、面具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观察、模仿、内化,把别人的人格或面具变成自己的面具;二是练习和实践,自发或自觉地形成属于自己的面具。通过第一种途径获得的面具称“外源性面具”,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的面具称“内源性面具”。人物面具属于外源性面具,原创面具属于内源性面具,角色面具有些是外源性的,有些是内源性的。
7、面具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投射,即戴到别人脸上,因此,我们对他人的感知是不真实的。我们看到的不是他人的真面目,而是我们戴在他人脸上的面具。换句话说,我们不跟真实的他人进行交往,而是跟自己的面具交往。面具的第二个作用是自己戴。
8、人际关系就是面具间的关系,人际矛盾就是内心(面具间的)冲突。
9、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面具来表现。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面具障碍。
10、面具与面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离和融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面具障碍。
11、分离就是两个面具失去联系,它们互不相见,轮流上场,一个上场时,另一个就躲到背后。面具分离可以解释“两面派”、双相情感障碍和多重人格。
12、有些面具一直躲在幕后,没有机会上场。但是,它们会以直觉、不合理信念、幻觉、妄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干扰“执政”面具的活动。
13、分离的面具如果同时上场,就会导致内心冲突。强迫症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就是这样产生的。
14、融合就是两个面具合并成一个,在不同的场合失去差异性。
15、融合可以是一比一的混合,也可以是一比多的混合。对于比重较大的面具而言,一比多的混合就是吞并;对于比重较小的面具而言,就是污染。新的面具将以比重较大的面具来命名,因为新面具的性质比较接近比重较大的面具。
16、吞并可以是不完全的,即不是把另一个面具整个吞并,而是只吞并一部分内容。这种情况也称“截获”。通过截获,一个面具多出了某种成份,导致“面具异常”。冲动控制障碍、进食障碍、成瘾行为都属于面具异常。
17、与“面具异常”相对的是“面具缺陷”,即一个面具“丢失”了某种重要的成份。学习障碍和各种技能缺乏都属于面具缺陷。
18、丢失不是缺如。一个面具所丢失的东西可能存在于另一个面具中。所以,治疗面具缺陷不需要从头学起,只要向另一个面具借鉴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缺陷的面具称“靶面具”,被借鉴的面具称“源面具”。
19、对于面具异常来说,多出来的内容必定是属于另一个面具的,这个面具就是源面具,而异常的面具就是靶面具。依此类推,被吞并的面具是靶面具,作为吞并者的面具是源面具;被污染的面具是靶面具,作为污染源的面具是源面具。
20、面具使用不当是另一种类型的面具障碍。没有分离和融合,也没有面具异常和面具缺陷,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戴错了面具。本来应该用A面具,却错用了B面具。
21、面具障碍可以细分为三类:面具外障碍、面具内障碍、面具间障碍。使用不当属于面具外障碍,面具异常和面具缺陷属于面具内障碍,分离和融合属于面具间障碍。
22、使用不当也可能是根本就没有适用的面具,这种情况称为“面具缺如”。不过,缺如的面具的成份通常已经存在于其它面具中,可以通过借鉴而获得。
23、分离和融合也是面具重建的两种基本手段。分离就是把一个面具分为两个,或把融合在一起的两个面具分开,可以治疗面具融合;融合就是把两个面具合而为一,可以治疗面具分离。
24、对于面具异常和面具缺陷,通常需要联合或交替使用分离和融合技术,即先把靶面具识别出来(分离),然后把靶面具和源面具融合起来,使它们互通有无,然后再把它们“正确地”分离开来。
25、在面具重建技术中,分离也称分化或细化,就是帮助患者辨别面具之间的细微差别,并把这种差别不断扩大,使其轻而易举地区别它们;融合也称同化,就是帮助患者认识两个面具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不断缩小差别,最终“一视同仁”,把它们当作相同的东西或同类来看待。
26、面具重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想象法,游戏法,实践法。想象法就是单纯凭借思维和想象对面具进行分离和融合,游戏法就是通过角色扮演、行为演练或游戏对面具进行分离和融合,实践法就是让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对面具进行分离和融合。
27、面具重建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评估和干预。
28、评估阶段的任务是:(1)通过询问(想象法)、表演或演示(游戏法)和实地观察(实践法)了解面具障碍的性质、程度、范围(种类);(2)找出源面具;(3)制定干预方案。
29、干预阶段的任务是:采用想象法、游戏法或实践法对面具进行分离和融合。在整个过程中,治疗师兼任导演和搭档,一边指导一边与患者演对手戏。
30、面具重建技术不但可以治疗心理障碍,也可以用于心理教育,提高角色扮演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黄国胜:人格面具理论的来源
人格面具理论和面具重建技术是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1986-1989)构想出来的,当时称之为“产婆术”,灵感来自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修订和完善,该理论和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人格面具的概念最早由荣格提出。荣格把心理活动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许多原型构成,最重要的原型有阿尼姆斯、阿尼玛、自我、自性、人格面具和阴影。在荣格的理论中,人格面具是指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有关的心理功能,与社会角色相对应。
社会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意指与社会地位和身份相对应的心理活动。但是,角色毕竟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一个角色可以由不同的人承担。角色心理属于社会心理,而不是个人心理。面具则是“戴”在个人脸上的,是属于个人的。角色是外在的,面具是内在的。在某种程度上,角色和面具相对应。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就会戴上相应的面具。因此,社会角色理论对人格面具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交互作用分析(TA)把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越我转换成儿童意识、成人意识、父母意识,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三个意识,三者密切合作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如果三者不协调,就会导致心理障碍。例如,儿童意识被隔离,成人意识受到父母意识的污染,就会产生偏见,甚至妄想;父母意识被隔离,成人意识受到儿童意识的污染,就会产生错觉,甚至幻觉;成人意识被隔离,儿童意识和父母意识搅在一起,就是精神分裂症。TA对人格面具理论的贡献很大。人格面具理论直接把儿童意识、成人意识和父母意识转换成儿童面具、成人面具和父母面具。
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认为,心灵主要由客体表象和自体表象构成,客体表象是父母的内化,自体表象是自身的内化。客体表象向外投射产生理想化移情,自体表象向外投射产生反映性移情。人际关系是理想化移情和反映性移情的产物,是内在的自体-客体关系的投射。客体表象又分为理想化的父母和贬低的父母,俗称好父母和坏父母,自体表象又分为夸大的自体和无能的自体,俗称好孩子和坏孩子。人格面具理论把自体表象转换成儿童面具,并进一步分出好孩子面具和坏孩子面具,把客体表象转换成父母面具,并进一步分出好父母面具和坏父母面具。同时承认人际知觉是面具的投射,人际关系是面具间关系的投射。人际冲突的本质是内心冲突。
朱建军的《你有几个灵魂》对人格面具理论的启发也很大。朱建军用意象对话理论解释多重人格,继而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亚临床水平的多重人格,每个人都有许多子人格,并把意象和子人格等同起来。《你有几个灵魂》一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我的理论几乎完全相同。
人格面具理论最适于解释多重人格和强迫症。因此,以研究多重人格闻名的让内和普林斯的理论对人格面具理论也有深远的影响。让内和普林斯认为,多重人格是观念或意识的分离,人格面具理论认为,观念和意识的分离本质就是面具的分离。
黄国胜:面具的转换
有一个面具,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譬如爱心大使和恶魔,幸运儿和苦命人,明君和昏君,良民和叛逆者。二者相加,等于“人性”。两个相反的面具永远处于对立状态,是心理冲突的主要来源,最典型的是强迫症。解决冲突的方法主要有:1、轮流执政,例如,一忽儿是爱心大使一忽儿是恶魔(暴君),或者遇到好事是爱心大使(圣王),遇到坏事是恶魔(警察);2、压制,一个外显一个内隐,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个处于意识水平一个处于无意识状态;3、整合,两个面具合而为一,同时消失。
所以,以爱心大使为主导面具的人,必有一个强大的恶魔面具,通常情况下处于压抑状态,偶尔会改头换面,以警察的面目出现。换句话说,恶魔不会承认自己是恶魔,而会把自己打扮成警察,不会承认自己作恶,而会标榜自己伸张正义。尽管如此,别人还是很容易把他识别出来,知道他是恶魔,或者把他当成昏君或暴君。
有一个面具,就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面具,譬如爱心大使和幸运儿,圣王和功利者,明君和良民。其中一个是主体面具,一个是客体面具。主体面具是自己戴的,客体面具是给别人戴的,也就是投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面具与面具的互动,不是我的一个面具和你的一个面具互动,而是我的主体面具和我的客体面具(投射到对方身上)的互动。所以,在爱心大使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幸运儿,而在幸运儿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爱心大使。
另外六对面具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应性没那么强,例如,在苦命人和叛逆者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恶魔、施虐狂、昏君或暴君;在恶魔和暴君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破坏者或叛逆者;在套中人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警察;在警察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破坏者。
主体面具和客体面具是可以互换的,在特定情况下,客体面具会变成主体面具,例如,以爱心大使为主导面具的人有时候会表现得象个幸运儿,以套中人为主导面具的人对待犯了错误的人会比警察还严厉。
有些面具之间有共同之处,可以互相转换,例如,幸运儿为所欲为,好事坏事都做,一半是功利者一半是破坏者,一半是良民一半是叛逆者(边缘人)。或者说,在爱心大使眼里,他是幸运儿,而在警察眼里,他是破坏者、叛逆者和边缘人。
套中人避苦,苦命人避苦避乐,良民避苦趋乐,三者有共同之处,可以互相转换,警察、恶魔、明君亦然;功利者趋乐,良民趋乐避苦,幸运儿趋乐趋苦,三者也可以互相转换,圣王、明君、爱心大使亦然;抵制者避乐,苦命人避乐避苦,叛逆者避乐趋苦,三者可以互相转换,施虐狂、恶魔、昏君亦然;破坏者趋苦,叛逆者趋苦避乐,幸运儿趋苦趋乐,三者可以互相转换,教唆犯、昏君、爱心大使亦然。不难看出,爱心大使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圣王或明君,甚至昏君和教唆犯。
父母面具(如爱心大使、恶魔等)和儿童面具(如幸运儿、苦命人等)也可以互相转换。爱心大使虽然是无私的,但难免也会期待回报,这样一来就变成了“讨好者”,也就是良民。幸运儿自我一膨胀,就会变成明君或者昏君和暴君。另外,叛逆者也很容易变成施虐狂、教唆狂、恶魔和暴君。——(黄国胜)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