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精妙的隐喻

  • 2015年3月20日
  • 德中心理

——(王素琴)

有一个人罹患忧郁症来到我这里,我曾问他:忧郁症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上的?而传统的问法却是:你什么时候开始忧郁的?

这两者有何不同?差别在于前者指的是忧郁是外来的,既然它是外来的,它当然也可以去除,对大家而言,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有一个小女孩坐在美术教室里,在绘画课程结束之后,她还是没有办法离开,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图画纸还是空白的,老师感觉很奇怪过来告诉她:「哇,这个暴风雪里面有一只北极熊!」

小女孩生气的说:「我就是不会画!」

老师说:「那你就画几笔,看以后会变成什么?」

小女孩拿起笔点了几下说她画好了。

老师拿起纸来看了老半天,而后推到小女孩面前说:「请签名。」

 想著,我随便点几下的画竟然会被贴到墙上展示,如果我更加用心的画,我可以画的更好,因此她打开水彩盒开始画画。

她开始研究各种颜色的点,从小点到大点都有,不停的实验、绘画,老师称赞她好棒,这么有创意,可以将各种的点做变化,因此打算替她办画展,不久之后她的画在学校中造成轰动。

很多小朋友來参观画展,其中有个小男生盯著她画的点,心里感觉好羡慕,他说小女孩画的真好,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画家。

小女孩告诉他:你也可以的。

但是小男生说他不行,因为他连线都画不直。

小女孩拿来白纸要他画线,小男孩直发抖,当然画不直一条线,但是小女孩说:「很好,请签名。」

 以上的故事就是叙事治疗,我们开始在看一个人的时候,永远看到的是他可能有的部份,因为我们不会看到他没有的部份,传统的治疗就是认为你有问题,总是问对方:「你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逻辑思考会开始去找原因,因为我们认为有因必有果,这是单一的思考方法。

 其实不是这样做的,我们不应该马上去追究原因,我们也不相信所有的结果只有一个原因,难道所有的问题都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吗?不是这样的,当你一再的去挖一件事情的不好的地方,你会越挖越泄气,这是很糟糕的。每一個人是有很多面向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也不是很单薄的,一个学生之所以会离家出走,你不要轻易的将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他或许仅是适应不良的儿童而已。透过人性的理解,以同理心为出发点,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叙事治疗与其他流派的根本不同:

 以往的治疗聚焦于发现问题、找问题的角度,来访者被置于有问题的角色里。不论是童年,还是家庭还是关系,总之是来访者是有问题的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来访者被置于被分析评判的被告席上(如果你做过来访者就会体会到这个位置就会让人惴惴不安,就会防御乃至阻抗)这个隐喻是:我是有问题的人。

而治疗师则不自觉地进入权威的角色里(即使你极力放下身段,也无法完全完全摆脱),这个隐喻是我可以帮助你,我比你更有能力。

 而叙事治疗师对来访者的问话是:这个问题是怎么找上你的?请想想这句看似平常的话会在来访者心里如何发酵!只是问题找到了我,我不是问题。

来访者的位置也不再是弱势的被置于权威之下的,更有力量;同时来访者和问题也拉开了距离,这样更容易审视也更容易面对问题。以往随之而来的阻抗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以上只是叙事的精妙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发现了世界的多样性以及尊重个人的特性有多么重要。再也没有上帝和权威可以对我们评头论足,指手画脚,我们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后现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不再把世界看作一个线性的因果关系,不是这个因必然导致这个果。基于这个认识论,分析因果也就变得十分牵强和无力。在这一点上,相信很多有临床经验的治疗师都有过这个体会。

叙事的咨询师不再只专注于个案的改变与否,而是在于对个案生命的了解、欣赏与感动。

叙事咨询师的角色

叙事治疗的咨询师不以“专家”姿态自居(White,1991),不试图给人忠告或分析他人,叙事的咨询师是站在“不知道”(not knowing)的立场,而不是从“我已经了解”的专家立场问话。因此,叙事治疗强调的是,去建立一个“了解、合作”的治疗关系,这种治疗关系即所谓“互为主题”的咨询关系。

叙事咨询师的责任是去塑造尊重、透明与好奇的环境,而且叙事的咨询师不再只专注于个案的改变与否,而是在于对个案生命的了解、欣赏与感动。

叙事治疗的基本假设

叙事治疗强调社会脉络对人的影响,其重要的基本假设有:

1.“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人与问题是分开的。

2.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问题的专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自己。

3.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每个人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4.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出来的,因此看问题不是看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去看这个人背后的文化脉络。

什么是“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是目前渐受重视的疗法,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也是目前在台湾以及大陆地区越来越被重视、走红的学派。

后现代主义注重人与他人是如何看事情以及与他人的对话上,因此,治疗师不再是扮演解决问题或是无所不知的专家与指导者,而是与案主开展对话空间,引起对话的专家。也不是用一套规则或模式,让案主像机器被修理一样,接受一定程序的治疗方式。而是借由外化-解构-重写观点,让案主述说自己的故事,并从故事中寻找到新的意义与方向。

「外化」是将人与问题分开来看,案主可以描述问题对自己的影响,它和自己的关系是什么,可以具体的事物(如颜色某物等)描述自己的感受与情绪,案主可以体会到自己不等于问题,问题也不能代表自己。

「解构」是首先不把事情视为理所当然不可改变,借由故事的发展找出故事的主轴与分枝,案主从分枝中寻找新的意义与发展的可能性。重写就是从心的意义与发展的可能性中,案主选择自己要走的方向与影响问题的方法,使得故事改写或有新的发展。

只有叙事并不能带来完整的治疗,因为人的自我认同来自与社会社群的互动而得,因此案主需要在个人团体与支持团体中,去实践自己的做法,与人与自己所处社会中互动,而带来完整的治疗。

叙事治疗的精神与人性观

1、叙事治疗是一种同理心,一种态度,一种进入别人生命故事的态度,是以一种欣赏、谦卑、好奇的态度来面对生命。

2、叙事治疗强调不是技巧而是态度,治疗师不是用技术在工作,我们是带着自己的“灵魂”(非思考),进入另一个生命的。因为,只有生命能进入另一个人的生命,只有灵魂才能与灵魂交流。

3、叙事治疗对生命的看法是: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所以无法统整,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并欣赏自己生命的宝贝与美丽。

4、叙事治疗的咨询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咨询历程,像是一个寻宝之旅,我们请个案协助我们、带领我进入他生命的宝山,一起去寻宝,我知道的不会比他多,我们是伙伴、是合作关系,一路上会发现什么,也是未知,因此也是个充满“冒险”的生命之旅。

5、叙事治疗相信个案是有能力的,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专家,叙事治疗师不再以改变个案为目的,反而是强调对个案生命的了解与感动。

故事会说话——谈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是在这几年才在台湾开始盛行起来,但是对于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它与精神分析有什么不一样呢?依据弗洛伊德学派主张,在与人们洽谈时,会做催眠、自由联想的方式,进而透过早期经验的影响,开始做出精神分析,其期间通过长达三到五年。

记得小的时候,当你上课讲话时会被老师做罚站的处分,而考试成绩不好时也会被打手心,而现在的老师则不一样了,他会利用奖励的方式,以集满几颗星星或贴纸来换取奖品、礼物,这些方式都是属于行为学派的做法。

到了五十年代,我们思索到人类并不是动物,不能再用不人道的方式来对待,因此开始有了新的思考方式,认知学派也在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何谓认知学派?一个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有了错误的想法,这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非理性的想法,在认知治疗中,就是要找出你的非理性想法,慢慢的也发现,这样的治疗方式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治疗方法。

以专业知识、平等地位帮助人,不能轻易贴上标签。今天当你进入学校咨询室与辅导老师洽谈时,一般人通常不会与身边周遭的人明讲,因为你会被误认为你的精神有问题,今天你之所以会被贴上标签化,是因为传统的咨询及治疗方法的彼此位置不平等,我们仿佛将你当成是有问题的人,因此想要改变你,透过的不管是各种认知的行为改变技术,或是在作精神分析,主要都是试图想要改变你的行为。

因为传统的方式都是以专业的知识来了解你这个人,这个人是被切割的了解,并不是整体的了解,因为专业往往会挡在我们前面去了解这个人,后来在通过各种不同专业的实务工作时发现,治疗是碰不到人的,是踩在高高在上的专家去面对人的,所以后来很多后现代的想法已经影响到心理的治疗。

何谓后现代?就是解构,为什么要解构?表示之前有没有架构?我们所学的很多东西都有架构步骤,这就是逻辑思维、分析,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人们在工作时,人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用逻辑、分析思维可以理解它的。人类治疗学派大师普鲁纳后来也发现,对知识的理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命题式的思维,讲求的是逻辑、分析、理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当一个人有了问题要改变他时,讲究的就是解构,要用什么方法、策略去改变这个人?这就是命题式的思维。但是普鲁纳大师也渐渐发现,光是命题式的思维是不够的,尤其看到对面这个人的问题,必须要培养另一个思维,也就是故事性的思维。我们必须培养故事性的思维,开始去倾听、理解,一个人知识的产生是透过直觉的,可以透过故事、隐喻的情感性去了解它。

这个理解的能力是每个人从小都具有的,只是后来因为被教育给改变了,像是变成机器的思维,但是如果没有像是左脑如此理性的思维,能够经过理性的分析及判断,相信在座各位也不会变成老师的身份。我们应该慢慢找回右脑创造的、直觉的、情感的、艺术的思维。虽然右脑的能力不见了并不会对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但是它仍然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而已。因为从后现代开始,我们既然明白了解构的重要,对人的理解就要开始用不同的方式、角度去切入、去理解,以故事性的思维来处理事情及问题。

明白解构重要,透过理解方式,开始从事叙事治疗什么是叙事治疗?不仅是用认知及行为,开始用故事的方式,透过怎么样去听?用听故事的耳朵去听别人说话,过程中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这是更合乎人性的方式,虽然古老的智慧还是很好用的。

到底要如何形容这个学派呢?我以一个故事与大家做分享,前年与一群政治大学的老师研习叙事治疗的方法,现场也坐满了许多咨询师、社工师,感觉这个新的理念很人性化,也很符合东方人的民族性。

有一位老师上台描述他的困扰,令他伤脑筋的问题状态是,班上有一位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常发呆,或是与同学打架,有时候也会逃课,紧张的他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因此打电话告诉其家人,老师明白告知学生的父母,他并没有打骂学生,只是用比较柔性的劝导方式,要学生听话、要乖、要当弟妹的好榜样。老师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学生的反应却是不理不睬,或许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再逃课,但是日子一久,他的坏习性又来了。老师说他已经尽力了,但是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今天这个老师是很关心学生的好老师,他愿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其困难与大家分享,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福气。这个老师的动机及出发点是良善的。因为他想要帮助他的学生。

所谓叙事治疗,是要找到资源才可以帮助学生,而孩子最重要的资源是在家庭中的父母,当孩子有了问题时,通常都是由最亲近的家人主动向外求助。当资源够强壮的时候,他就有能力可以照顾孩子。以我为例,在从事咨询工作这么多年以来,当咨客一来,我会主动询问他:“这星期有没有故事要与我分享呢?”这一句话是充满了期待及相信。

在叙事治疗中,后现代学派对人的相信是更强烈的,相信一个人,其自我是变动的,传统方式相信一个人是固定的,如果对人的理解是这么样的机械化,你永远碰不到那个人。所谓人是变动的,是因为人每天都会变,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也不等于未来,这一句话很有力量。因此不要再用偏见去看待你的先生及学生,以及看你周遭的亲人,人是会变、会成长的,但是你应该先期待自己先要成长。

面对多变的人生,注重沟通及说故事,让心中隐藏的话现现出来就因为自我是变动的,因此每次我们都带着新的眼光来看暗处,你会发现你拥有的很多,你会有很特别的发现。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可以过的不同,我们就是在找那个不同之处。后现代心理学家都听过:不同制造不同,小小的不同制造大大的不同。我们要给自己打气、鼓励,因为唯有有能力给自己鼓掌的人,才会有能力给他人鼓掌。在叙事治疗中,我看到的是人,而不是他的角色,因此对人的相信便很重要。

叙事治疗不仅是学习技术、技巧,也是学习态度及关念,最后则是注重实践,要去做才有用。如果想要与孩子沟通,千万不要讲太多道理,而是应该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因为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所谈的都是事情,而不是最重要的人的问题。很多事情摆在人与人的中间,而我们都没有看到彼此了。当与孩子或学生说的口干舌躁时,到底有没有用呢?没有用,因为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另一面。

同样的一个人,他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往往一个很单薄的故事,常常却是隐藏着许多令人心动的内容,因此在做叙事治疗时,我们是在看焦点,而不是在看对方哪里有问题。身为老师的你,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学生、肯定学生?也不是只用敷衍的方式来面对学生。每一个人都是很敏感的,因此叙事治疗不再是以口头的称许而已,我们的肯定是来自于故事,来自于一则则活生生的故事做为一个咨商师及治疗师,应该要将权威的位置降下来,我们不能傲慢自居、认为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因此要每次都要做出有智慧的建议给对方。后现代的咨商及辅导着重的是,开始要用人与人的态度,而不是用专家与人的方式来互相作对。其实叙事治疗是去专家化了,用平等的方式来对待。而我们也不是开始找问题了,也不仅是要将问题解决了,而是觉得这个人比较重要,我们要先听得懂这个人的故事,一旦能够理解了,这个问题的通道就被打通了。

放下权威、位置平等,让咨商过程更有功效传统的咨商治疗师是与后现代的不一样,后现代的治疗师当听到很感动的故事时是会哭的,大家应该都有经验,传统的治疗师不能哭,一哭就会被批评为不专业、被说成情感反转,会将情感反转移到其他焦点上,这是对案主没有帮助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当听到案主能够不畏家境困厄而能自己成长茁壮,总是令人特别感动。其实哭泣是情感发抒的方法,为什么治疗师不能哭呢?哭是发自内心,这是很自然的行为。

为什么案主会改变呢?当他的生命第一次不但有人可以了解他,甚至还有人这么的肯定他,原来他所讲的话是这么的有价值,他的故事也是具有价值性的,而且有价值到可以让咨商师感动到想哭。从小到大,我们讲话是没有人要听的,我们的嘴巴是被封住的,身为老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可以去寻找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愿意,用心倾听学生说出心中的话,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最佳良方。

其实,书本上所写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许多守则、教条、道德及观念,人生并不是好坏对错的问题,人生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很多在工作场所做事一辈子的人都曾听过长辈对我们的叮咛──滚石不生苔,因此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服务、忍耐了一辈子,这就是因为被这一句话给绑住了,永远也跨不出去。

面对一句话你要如何理解,它真理并不是永远的。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一个人真的相信这一句话,大家努力用功读书,但当成绩、结果不是他所期待的时候,他当然会感到很失望而愤愤不平。

真理并不是永远,以理解、相信去面对人生课题由此可知,传统的真理还是适用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吗?我们要思考一下,将此价值套用在别人身上合适吗?叙事治疗开始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没有唯一的真理,强调的是解构,把人与问题分开。接着要提到什么是外化?就是说把人与问题分开。有一个人罹患忧郁症来到我这里,我会问他:忧郁症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上的?而传统的问法却是:你什么时候开始忧郁的?这两者有何不同?差别在于前者指的是忧郁是外来的,既然它是外来的,它当然也可以去除,对大家而言,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很多精神科医生在面对病患时的传统观念总是以为:保持现状,就是进步。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很悲观的。因为经过医生这么一讲,这个病人的一生不就是永远没有希望了,当然病人会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但是以我接触过忧郁症的个案之后,其实情形并不是这个样子的,经过吃药或咨商,通常他们在二至三个月之后就痊愈的人非常多,因为你只要告诉他,这个病症并不是你生命中原本就有的,它是外来的,因此你有足够的努力的空间可以去除它。当面对个案时,我建议每一个人可以试着将其成长故事说出来,每一个故事其实都与其目前的主流故事很不一样,只要能够多讲几遍,人生就会开始改变。因为故事不是反映,语言也不是反映事实,而是在创造真实。人的想象力是很可怕的,你怎么想、怎么相信,你就会创造那个事实。这就正如同圣严法师所说的:我们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再轻易的批评自己的孩子及学生,否则他真的就会变成如你所说的那样情况。身为老师的我们,有时候真的应该要理解一件事,我们的话其实是很重的,尤其是对小朋友来说,这是很严重的课题。后现代开始强调的是为孩子着想,身为老师及父母双重角色的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好好说话,因为在回忆我们早期孩童时期,有时候父母、老师所说的话都是蛮伤人的。

后现代开始,我们要学着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说话,包括我在内,要明确、小心的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因此今天演讲开始前我就明说,我在面对学生的第一堂课时通常会说:我所说的话并不是真理,因此大家不要相信我所说的话。为什么我要将自己的位置先降下来?因为我不要让学生认为我是权威,我讲的话都是对的。目前我所说的话仅是现在自己相信的话,未来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将来是会随时变动的。最后我要再一次强调,面对每一个生命,我们应该都要用更强烈的态度,因为我们所说的内容并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