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也会伤人!

  • 2015年3月15日
  • 德中心理

道理也会伤人!

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有些父母把这简单地理解为孩子不懂道理,总要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他们带孩子前来心理咨询,想法大多是让咨询师给孩子多讲些道理。大概在他们理解里,咨询师是一些会讲道理的人。

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懂得道理太少,相反可能是懂得道理太多了。成长总有困难和烦恼,孩子向父母倾诉时,许多父母的回应总是讲一通道理,说许多应该和不应该的话。结果大量的道理阻塞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使孩子渐渐向父母封闭自己。

父母要知道,孩子向你倾诉自己的困难和苦恼,不是要从你那里得到一大堆道理,而是在确认你和她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他希望被倾听,被关注,被了解,被理解,被信任,从而感到我是被爱的.我值得被爱.我有能力.在我需要时父母理解支持我,而这些会在她的内部转化为面对困难和承受烦恼的勇气和信心。

我从事心理咨询这些年,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道理太多会伤人!只要有机会,我会奉劝父母抑制一下讲道理的冲动,让孩子耳跟清净,给孩子成长留下一些空间。我想到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感慨其中有何等天才的发现和表现。在我看来,唐僧便是天下的父母的代表,他不停地讲道理,讲得孙悟空实在忍不住了,只好一拳把他打晕过去;讲得连牛魔王的小喽啰们实在受不了了,只好上吊自杀或用刀捅死自己。可见道理的杀伤力之大。表面看来,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细想起来,道理伤人,实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说道理杀人也不为过。

我在辅导中反复问给孩子讲道理的父母:”你讲的道理孩子知道吗?“通过讨论,他们意识到,这些道理孩子都知道,因为已经重复许多遍了。“为什么还要讲呢?”普遍原因是因为担心孩子会犯错误,会走弯路,想用道理给孩子上保险。然而,咨询中发现,被父母灌输了太多道理的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变得更不保险,如果没有父母的道理他们就不知怎么选择,因而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父母的道理不但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自信感和能力感,反而使他们变得过度依赖,自我评价低,觉得我是不行的,对事物和人际关系有许多担忧,甚至有一种灾难性的信念。

有句俗话,一辈刚强一辈弱,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在辅导中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发现父母的道理太多,主张太多,建议太多,会压抑孩子,使孩子的主见长不出来,自主能力的发展受阻。父母的道理太多,期待过高,会在孩子内心里培植一种完美的欲求;同时父母道理太多,要求太多,也会让孩子没有主见.缺乏自主能力,又在他内部形成一个弱的自我,心理症状反映一个本质就是强的欲求和弱的自我之间的冲突。

道理不外乎“应该”’不应该”,父母灌输太多的道理,会在孩子头脑里构成太多的规条,使他在日后的生活中受到规条的限制,完全按应该的指令行事,凡事苛求完美,拒不接受自己的缺点,会犯错误,总在担心会出什么差错,总在寻找绝对的标准,害怕万一发生不测,害怕人生的偶然性而躲起来。

在过多的"应该"下生活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场苦斗,不管他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多少业绩,都不能享受一定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反而时刻生活在过度的不安全感里,觉得周遭环境充满了威胁和敌意,在虚幻的恐惧里活得小心翼翼,担惊受怕,严重者会发展出心理障碍,如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

太多的道理会压抑孩子的自我,却在他的头脑里铸造出一个非常强大的“别人”,这个别人就像“暴君”一样控制了“自我”。

记得读过一个故事,说英国有一个妇人叫巴特勒太太,她喜欢教训别人,不管你做了什么,他都会对你指责一通,说这不对,那不对,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巴特勒太太给周围人造成的影响是当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头脑里就有一个念头:巴特勒太太会怎么说?接着就变得没主张了。

这个巴特勒太太就是我们头脑里的“别人”。如果我们头脑里的“别人”过于强大,处于支配地位,我们的“自我”就会受到他的控制,我们在生活中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做决定,不敢去做事情,用为我们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怕受到”别人“的责备,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总想讨好”别人“,总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不敢按自己的主张去做。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头脑里这个过于强大的”别人“,原型可能就是在早年给他们讲道理的父母。

道理会伤人还表现在父母讲道理,孩子做不到,父母就会责怪孩子不懂道理。这可能给孩子灌输一种偏执的信念——只要懂得道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道理没有付诸实践,便是空的,从中长不出责任感和行动力,反而出挫败感和虚妄感。

在心理咨询中,许多人感到自己很失败,会自责:道理我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呢?他得出的答案是:我不行,我很糟糕,我没有意志。

同样,道理至上会在一个人的内心里培养一种虚妄,使一个人用”我什么道理都懂“来拒绝改变。有一个青年发展出强迫症,十年来一直躲在家里,读许多心理治疗的书,并且以我比谁都懂”森田正马“为理由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其实他不明白,如果不懂实践的意义,那里是最懂”森田正马“的呢?威廉.詹姆士用非常简洁的话语表达了实践的意义:播种话语,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最后,心理咨询就是讲道理吗?咨询师比别人更懂道理吗?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给当事人讲道理,而是把许多人从道理里解救出来——更切确地说,我们在帮助那些被太多的道理所束缚的人去解放他们自己。

最好的咨询师离道理最远,离真实最近。咨询师最真实,最自由,最不说教,用最符合生命的方式去助人成长。咨询师倾听当事人的困难和痛苦,尽量少讲道理,甚提建议;咨询师接纳当事人的问题和错误,不横加指责;咨询师跟当事人一起探索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方法,而不替当事人解决问题;咨询师陪伴当事人去经历自我分析,获得自我觉察,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咨询师不相信道理会给孩子带来人身保险,反而鼓励他们在经验里成长,接受生活的偶然性,发现生活的可能性;咨询师相信,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为了逃避犯错误而逃避做事情。

在人生成长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往往在犯错误的地方获得了经验。最好的父母和最好的辅导师是一样的。不用太多的道理去占领孩子的头脑,给孩子留更多的空间,让他去经历自我成长,最终长出一个肯定的自我。这个自我知道“我是谁”,清楚自己与他人的边界;知道“我在做什么”,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明白自己的生活目标,追求生活的意义。他不会让“别人”控制自己,而是让“自我”管理自己。在他的头脑里,“自我”与“别人”各有各的位置——“自我”占主导地位,“别人”起辅导作用,二者可以是友好合作关系。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