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亲源心理创伤
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在亲子互动中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事例却是屡见不鲜的。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避免给他们带来亲源心理创伤?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学会放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
孩子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面临家庭情感向社会情感的转移,他慢慢地把跟父母的关系看得不那么重了,开始拒绝父母、否定父母。这时他们渴望独立,不喜欢不请自来的关心和建议,在他们眼里,父母的帮助通常意味着干涉,关心意味着把自己当小孩看,提供建议则意味着发号施令。他们努力想表现得成熟、独立和自主。他们不想在父母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生活。父母要明白这种过程是有积极意义的,孩子的逆反是成长的需要。一个孩子要慢慢转向社会角色,要充分社会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否定家庭情感开始。
所以,明智的父母要一天天地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变得可有可无,允许孩子自己拿主意,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然,父母的一片爱心和努力往往遭到误解和拒绝。父母要分清彼此的边界,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千万不要再扮演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角色。否则,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退行”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另一种可能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需要我们,但是,作为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又希望自己不再那么需要我们。在养育一个一天天走向独立的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体验到这种矛盾冲突。抓紧是一种爱,放手更是一种爱,而且,这需要极大的宽容,只有父母才能够实现这种痛苦而伟大的转变。
二、更新观念,解放孩子的心灵
现在很多父母在用博弈论来设计孩子的前程:别的不管用,只有最后考入名牌大学,才是成功。为了这样的“成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失去快乐,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父母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不要以为只有当大官、成名人、赚大钱才是成功,毕竟,大部分人都只能过普普通通的日子。不管别人怎样,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就已经是生命的成功。
另外,家长的内心不要过于焦虑,不要以为孩子的出路只有上大学一条。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要倡导多元的成长方式,不一定鼓励每个孩子都去考名牌大学,其实,孩子追求知识的路是没有止境的。
最后,父母要把握好自己和孩子的边界,双方永远都是独立的个体,只属于自己,不属于对方。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太过热衷于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更不要把自己未了的心愿强加给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一生的精神支柱。孩子不是父母的全部,学习也不是孩子的全部,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然,对学龄期的孩子来说,学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整体来看,孩子的学习需要必要的约束,父母确实有指导和督促的责任,但这种指导督促应该是一种关心、提醒或共情,而不是过度的关注或强行的控制。
三、耐心等待,犯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孩子的许多问题是成长的问题,他们在每个阶段都会犯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犯错,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耐心地等待孩子长大。许多家长总是努力避免让孩子犯错误,这样做可能使孩子很少有内心冲突,使他失去学习处理内心冲突的机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心理能力是很弱的。
所以,父母要以宽容坦然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犯的错误,不要过于斤斤计较孩子的每一个缺点,甚至也不要急于纠正孩子,因为他常会对纠正顽固抵抗。如果他被迫承认自己的缺点,那么他在私底下就会拒绝改正缺点,这样能够给他带来一种满足和快乐。
孩子出错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对他的品行进行任意指责和批评的时候,这正像一个人溺水的时候,并不是教他游泳,或责怪他为什么溺水。这时候他需要的是帮助。因此,当孩子的缺点在某个问题上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帮助他们解决现有问题,引导他学会从错误当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给他没完没了的批评和指责,那样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四、理性批评,维护孩子的自尊
许多父母的批评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招致孩子的愤怒、仇恨和报复的愿望。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经常受到批评,他的自我认同难以完成,他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同时贬低别人的价值。
有益的批评是客观地就事论事,而不是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重组合的,有时候突出这方面,有时候突出那方面。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犯的某个错误,而对他的个性进行批评,甚至用毁灭性的词汇来侮辱他的全部品性,这只能引起孩子的极度愤怒,甚至使他朝着与你希望的相反方向发展。如果孩子把牛奶打翻了,明智的做法是帮他清理好地板,然后告诉他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而不是大声呵斥:“笨蛋,什么事都做不好。”如果一个人总是被骂“笨蛋”,那他就会真的认为自己是笨蛋。
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维护他们的自尊,不要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不要批评孩子的个性特点,不要旧账新账一起算,更不要对孩子大打出手。一个低调的批评会让犯错的孩子觉得抱歉和羞愧,而尖锐的批评只会导致对方的敌意,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
五、适度表扬,促进孩子的自我认同
表扬有助于建立自信,增加安全感,激发创造性,促进学习,产生良好的愿望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但不适当的表扬可能会引起不舒服。
青春期的孩子对表扬常常会作出自卫的反应,因为表扬是一种评价,而评价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表扬的时候要做到描述而不要评价,表扬孩子做的事情,而不要表扬孩子本身,描述你的感觉而不评价孩子的品格,如实地赞美孩子的成就,而不要在孩子头上妄加光环。如果你的孩子写了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你可以告诉他:我很喜欢你的诗,它给我带来了美的感觉。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很高兴,因为这是真实可信的。如果你跟孩子说:你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可能会引发他的抵触,也许他很快就会想到“我永远也写不出朗费罗,雪莱或济慈那样的诗歌”。
描述性的表扬会促进自我形象的产生,描述性的表扬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反应,十分有利于孩子的精神健康。从我们的表扬中,孩子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讨人喜欢的,我得到了赞赏,我是有能力的。这些结论会不断地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经过不断地重复、强化,就会形成孩子的自我形象以及他对世界的印象。
另外,还要记住夸奖不仅仅是语言的夸奖,更多的是表现出美好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的认同态度,比如信任,对他充满兴趣,而且对孩子的存在感到幸福。语言上的表达常常会给孩子误解与错觉,而接纳他、信任他的态度则是不容易被曲解的。
六、情感支持,温暖孩子的心灵
在自然界,天上出现老鹰的时候,母鸡会不顾安危地展开翅膀,保护小鸡;狼崽遇到危险时,母狼会竭尽全力保护孩子。人类的父母受限于许多文化观念,太过拘泥于对错。
人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感,然后是尊严,孩子在外面受到的伤害使他觉得没有安全感,没有尊严,他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能控制的环境里。这时,如果回到家里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共情和抚慰,他会觉得安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接纳也变得容易。所以,这时候父母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第一支持,温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即便是孩子错了,也不要急着和他讲道理,冷冰冰的道理不能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
亲情是世上最坚贞、最伟大、最不离不弃的情感。不管亲子间的互动有多少伤害,只要父母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会在亲情的抚慰下回归。同样,孩子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把成长的烦恼都归罪于父母。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动机,体会父母的艰辛。孩子要学会感谢父爱母爱的伟大,不管遭受多少误解和伤害,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总是那么义无反顾。这样,亲情间再激烈的冲突都会化于无形。但愿亲情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在孩子内心深处,让孩子的心灵永远得到人类伟大亲情的滋养,并且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辉。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