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迂回才能更好地向前进
——马春娇
有些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中,经常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只知进,不知退。因为老师要求检查作业,所以一次也不能落下;因为知错就改才能进步,所以有错题一律指出,严格改正;因为坚持是好品质,所以任何事不能有松懈;因为热爱学习很重要,所以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学”很焦虑,并马上进行正确地思想教育……所有不利于孩子进步的行为,都要把他消灭在萌芽中,以绝后患。不知不觉,我们的标准成了不可逾越的底线,成了刻板的规定,少了些人情的温暖。当孩子由于身体或者情绪原因对学习或者上学出现懈怠时,孩子也许需要的只是理解、关心和安慰,而我们习惯了看表现,习惯了忽略感受。或许,孩子真的累了,需要休息,我们却担心一次放松变成了放纵,变成了永久的失去控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长不敢冒险,所谓的冒险,就是去理解孩子的感受,相信孩子的需要。对于有些家长来说,理解、信任和纵容的意思等同。教育孩子,有时候需要迂回一下,给孩子信任和理解,允许孩子尝试,同时观察和等待,问题出现后和孩子一起探讨,让孩子获得成长。其实,成长就是在迂回中前进的,人为的把他捋直,相当于拔苗助长。我们不知道,一个今天说不舒服不想上学的孩子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是不是休息一天更不想去。但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不理解,不相信对孩子的伤害,对关系的破坏。同时,不让问题出现并不代表没有问题,让问题暴露出来才有机会呈现问题,面对问题。迂回,恰恰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让问题暴露出来。迂回,如果解释下,就是在理解、信任的基础上,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不掩盖矛盾,不极力地避免问题发生,在动态变化中陪孩子成长。成长,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不光是外在的行为,最重要,最核心,最稳定的在于内心的体验。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