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咨询)的任务就是
——找到当事人内心地图
越来越多的人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把它当成解决心理困惑的途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社会的需求开始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但是,如何理性认识心理咨询,把它看作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在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挥合适的效果,还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编者
不能用归因论机械地理解心理分析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某些心理咨询和心理类节目中,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总是习惯地被归因为童年创伤,随着童年的硬壳被层层剥开,当事人开始卸下防御的盔甲,流泪、伤心、发泄、控诉……似乎到此为止,根源找到,伤口愈合,问题迎刃而解。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心理专家李子勋认为,事实上,很多事件并没有线性的逻辑和关系,“所以,咨询师不能用简单的因果思维来看待事物,认为任何结果都‘应该’有它的原因。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因果关系,人们之所以执著地去寻找因果,是由惯常的思维模式决定的。”
有的心理医生用归因论机械地理解心理分析,不仅不能帮助当事人,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比如有的医生会说,你现在这种情况,一定与小时候受到过父亲的暴力有关,你好好想一想,当事人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小时候挨过父亲一巴掌”的例证,咨询师恍然大悟:“看,就是因为这个现在的你也有暴力倾向。”
“这样的心理治疗太简单了,一个傻子都可以做。”李子勋接着解释,在这类咨询师的眼中,心理学实际上是考古学,去挖掘你埋藏在记忆中的各种体验,他们以为在当事人身上找到的故事肯定是真实发生的,事实上不一定。咨询师的诱导、暗示往往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任何人都会从纷繁的经历中找出匹配或迎合心理治疗师的内容,当这个描述一旦形成,当事人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成了这样的人。而实际上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很丰富,活到如今的20多岁,50多岁,什么样的事件没经历过呢?
治疗师的内心地图决定了咨询如何推进
李子勋曾参与过这样的实验:由三个人组织一个家庭摆在那儿,让不同的咨询师去问,结果问出了不同的故事。在这个实验中,李子勋发现,咨询师的问题是具有导向性的,如果符合当事人的情形,当事人会回答“是”,如果不符合,当事人就摇头或者不愿回答,接着咨询师又会朝着自己的猜想去问。这就出现了每个咨询师都可以为当事人建构一个故事,结果还会很得意:“看,我终于把他们的问题找到了。”
“在很多咨询中,悲伤的故事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很可能是因为咨询师想从当事人的悲伤中‘获益’,通过当事人的悲伤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李子勋的观点十分有趣。他说,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你是自卑的,但自卑不是你,你还有比自卑多得多的东西。自卑的同时你是自信的,骄傲的,很棒的。在与当事人的交流中,咨询师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就去探询哪方面。”
李子勋说:“假如咨询师对当事人糟糕的东西感兴趣,当事人总会告诉他比原来更糟糕的故事。因为当事人会无形中把咨询师的期待放进去,会无意识地迎合咨询师——是咨询师内在的内心地图决定了咨询如何继续推进。”
实际上,当事人未必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心理治疗没有绝对的真实,而是在建构真实。”记忆是随时随地的建构创立出来的,一个人5岁时讲一件事和10岁时讲可能是不同的,等到50岁时再讲,就会加入更多那个年龄的认识。记忆是不可靠的,因此单凭记忆去追溯人成长的心理学也是不可靠的。
“咨询师应该把心理学看作建筑学,而非考古学,不是追溯当事人的真实,而是要利用当事人的事件和故事,找到记忆中比较有利的资源,建构让当事人的内心感觉好的故事。”他说,试想,如果每个人了解了心理学,都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给自己找麻烦,那心理学就不是积极的科学,本身就应该被摧毁掉。
没有什么是对的,只有对当事人有效的才是对的
李子勋认为,目前国内许多心理医生自学一点书本知识,考取一个资格证书就去给别人治疗。他们凭着自己的热忱,在现实中运用各种可能已经非常陈旧的理论去对待当事人,甚至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当事人,非常危险。
“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应该以多元为导向,以当事人为中心去思考,而不是符合什么理论。”李子勋举例,比如“共情”,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共情,用共情的标准化语言去和当事人对话,那就不是真正的共情。真正的共情是关注当事人当下的感受,用自己的魅力、人格、表情等难以描述的信息让当事人信任,觉得心里舒服,继而觉得你们的交谈是“有效”的,这才是真正的共情。
他介绍,21世纪心理学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之一就是产生了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产生于混沌学,这种理论认为,在人能理解感知的世界之外存在一个自在世界,我们无法影响它的变化和发展,它是自组的。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人们能够预见、操控和认识的。人们以为自己认知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所限只能看到这些,看到的这些可能也只是一个假象。
自组织理论打破了从前心理理论的神圣感,把以往人们对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崇拜变得一钱不值。“在自组织理论中,没有什么是对的,对当事人有效的才是对的。”
同样,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怎么样才叫好,一个心理症状是消除好还是保留好,咨询师并不知道。自组织理论让咨询师不敢轻易地对这些问题下结论。他举例,像比尔·盖茨,假设当年他要休学创业,他的父母请一个心理医生给他治疗。心理医生通过一番治疗让比尔·盖茨意识到休学创业是一个心理疾患,从而放弃了这个念头,那么他很有可能成不了今天的比尔·盖茨。
自组织心理咨询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针对那些动不动就给当事人贴“抑郁标签”的咨询师,李子勋建议,国内的心理学需要从权威的角度上下来,成为一种服务。现在国际上很多心理中心不说“咨询中心”,而说“服务中心”;不高高在上地说“帮助谁”,而是说“服务谁”。在国际精神病诊断中,也不允许标定诊断,而是描述性诊断。如果诊断当事人抑郁,那咨询师的眼睛就只看到抑郁,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方面,因为当事人已经被视觉标定了,而认知有一个自动求证的过程,当事人会在这种暗示下真的变成“抑郁”。
自组织的咨询师还应该成为一个信息库,“什么都要知道一点,但不用知道得特别深。首先应该对哲学有一定了解,还要学习人类学、社会学等知识。”有一次,李子勋遇到一个用非线性数模研究石油价格的当事人,当事人坚持自己现在与下属相处不好脾气暴躁源于小时候母亲对他的态度,李子勋回应:“你是研究非线性数模的,为什么不用非线性思维看待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呢?”正是因为了解一些非线性数模的知识,很快就让当事人产生顿悟。
总之,在自组织理论中,咨询师并不在乎当事人说了什么,而在乎他怎么说,怎么建构他的故事,如何布局、推理、设置因果,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找到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地图,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当事人的内在地图,而不是拘泥于他的故事,去重新建构对当事人有效的新的故事。”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