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胜过一致性》

  • 2014年12月24日
  • 德中心理

    

《爱胜过一致性》

——马春娇

很多家长为家庭中教育方法不一致而苦恼,害怕因为这种不一致导致教育的失败,对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甚至,有部分家长,为了追求一致性,放弃了和谐,夫妻之间,甚至两代人之间为了孩子的问题,发动了连绵不断的战争。战争的目的很明确,想让对方站到我们这边,支持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我们形成一致性的联盟。一致固然好,但爱更重要。试想下,一个国家如果两派领导人之间起了内讧,甚至打起内战,即使都是为了施展自己的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没有了太平,百姓是最遭殃的。即使有不一致,但能求同存异,天下太平,才能安居乐业。家庭也是一样,没有爱,没有太平,是对孩子和每个成员最大的伤害。有爱的家庭,不一致也会存在,但往往不至于尖锐化,人们有自己的看法,但不会恶意攻击不同的看法。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观点,也感受到了安全和爱,同时也学会了坚持自己,尊重别人和求同存异。缺乏爱的家庭,比缺乏一致性的家庭对孩子伤害更大,因为孩子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家庭的战争,这样战战兢兢地长大,对人格发展极为不利。而事实上,人和人之间是很难一致的,因为有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知识结构。观点一致是个理想状态,可以去努力,但不能强求。家长在有爱的前提下,如何对待彼此的不一致,这个过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不是彼此一致了,才能影响孩子。不要害怕不一致,真正可怕的是没有爱。爱,胜过一致性。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