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宽容》

  • 2014年12月10日
  • 德中心理

《什么是宽容》

——马春娇

从表象上来看,宽容是面容的和善、平静,从感受上说,宽容是内心的和谐、愉悦。宽容不同于忍,忍是对愤怒的囚禁,放过了别人,但没有放过自己。忍带来的是外在的和谐,是人际相处需要具备的能力,宽容带来的是内外的和谐。宽容首先是对事情真相的认识能力,这里包括对己、对人,甚至对人性、对心理的了解(如个人的成长经历、心理创伤、个性等,即懂得一个人某个行为的原因)。遇到事情,由结果能够看到原因。当然,这种对原因的认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臆断。其次,宽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深深的理解,超越了对与错,超越了不同的个体间的差别,从人的角度出发。了解了原因,了解了人的局限,便不再执着于将“错误”和“愤怒”必须赋予某个对象身上,把自己从执着中解脱了出来,心情会轻松许多。也许免不了还有些愤怒,那就宽容自己,接受自己的局限,允许愤怒暂时停留。宽容如果成为道德层面的标准,就不免带来批判和批判的焦虑。如果宽容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心灵的自由,也许你更愿意学着宽容。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