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变量
——(丛中)
治疗关系是治疗师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职业化的人际互动关系,是取得心理治疗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治疗关系中包含着许多变量,除了罗杰斯提出的三个重要因素,准确的共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坦诚一致,医生还应该在心理会谈中,重视并处理好以下变量。
(一)心理支持与心理健康促进
任何一种心理疗法,无论在理论和技术上存在多大的差异,从广义上说,其共同特点都是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减少病人的痛苦,促进其人格的健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过去,医生总是在用尽心思地考虑如何治疗病人的疾病,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在看来,如果医生的眼睛只盯着病人的症状,是非常局限的。因为,痛苦的减少不等于幸福的增加。心理健康有两个基本指标:生活有幸福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病人的确会是因为症状而痛苦,但是,如果医生只治疗症状,即使病人痛苦在减少,而病人的幸福感却没有增加。医生不仅治“已病”,治“未病”,更要治“非病”,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工作的起点或许在于病人的症状或疾病,心理治疗的而终点则一定是指向心理健康。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引领病人从疾病走向心理健康的心理发展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说:“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就属于心理健康促进的工作。心理健康促进,就是如何保持心理的最优状态。
幸福感经常是来自于对生活的创作。因此,医生要帮助病人去寻找和创造生活的幸福。比如,抑郁症病人,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如果医生把治疗目标仅仅集中在痛苦的方面,则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医生在关注病人痛苦情绪的同时,与病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在阳台上种花、种蒜,与人聊天等,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就可以给病人的生活增加许多乐趣,让病人体会到自己还是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在病人体会到种花等的乐趣的同时,病人的无价值感、无能感也会随之减轻。
因此,心理治疗的工作任务,比减少痛苦更重要的是增加快乐、促进心理健康。
(二)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整合与折衷
当前,心理治疗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是:理论的整合与技术的折衷。
每个理论和疗法,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都有局限性。比如,认知疗法,比较注重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观念,对于抑郁症的效果较好,而对于神经症的“非理性认知观念”则效果较差。精神分析疗法擅长对潜意识的探究,让病人进行反省和领悟,但是,精神分析疗法往往会太多的注重反思,较少注重对病人行为发展进行具体指导。
虽然各种疗法有不同的源头、不同的创建者,属于各自不同的理论学派,但是,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人,医生在运用治疗方法和技术时,首先要想到“谁需要”、“为了谁”,要始终坚持以病人的为中心,无论什么学派的方法和技术,只要对病人有帮助,医生就应该尽量灵活、整合、折衷地运用,而不是为了证明医生自己是哪个学派的专家。
(三)普遍性与个体化
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是临床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工作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整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是,每个病人都是独特的,即使两个病人都被诊断为强迫症,每个强迫症病人也具有各自的不同个人特点,每个病人都是唯一的!如果医生已经学到了一些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是,当遇到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仍然会感到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这具体表现在医生在心理治疗会谈演练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发现问题、评估病人,无法很好地将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个体化地使用于帮助病人,难以形成概念化并找到帮助的策略,当然也就无法进一步把这些策略实施出去了。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个心理治疗师,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学家,具备将心理学一般原理个体化地应用于每一个病人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在面对每一个病人的每个心理问题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对来访者进行帮助,因此,医生要将普遍性的心理治疗原理个体化地应用在每个病人身上。只有坚持将普遍性与个体化相结合,才能最实际有效地帮助病人。
(四)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统一
心理健康既是自我意识的健康,又是人际关系的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得以维持的重要条件。幼年良好的母婴关系奠定了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心理障碍或精神症状,经常会表现为人际关系的问题。
人际关系折射出个体内在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交相辉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比如,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显得紧张、局促不安,甚至会回避社交场合。当他对自己重新进行自我认识后,他的社交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当社交行为积极主动后,原先消极的自我认知就会得到矫正,形成新的自我意识。
因此,医生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既要注意与病人探讨其自我意识,同时还要与病人探讨他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病人进行自我反省式的心理治疗,要求病人要具备较好的心理功能,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这对病人来说,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如果医生对病人的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指导,则比较显而易见、浅显易懂,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比较容易被病人所接受。在临床工作中,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五)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transference)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是医生与病人所形成的治疗关系中的常见重要表现。
弗洛伊德在尝试给神经症病人做自由联想时,发现病人的症状和情感总是与其过去的某些经历相关联。随着治疗的深入,病人对分析师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病人在治疗中对分析师所产生的不切实际的感情,其实来自于病人过去经历中与他人的关系,但却在治疗过程中错误地嫁接到分析师身上了。弗洛伊德把“病人将过去的人际关系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这实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转移。所以,移情(transference)这个词,更确切地应该翻译为“转移关系”。
移情是在治疗关系中展现了病人早年与重要人物的感情联系和互动方式,是病人早年客体关系或情景在治疗关系中的复活、再现、外化,构成了对治疗关系现实的扭曲反映。移情受病人的内在愿望或心理需要所驱动。例如,病人在治疗中把医生当作是形象高大的权威,对医生进行过分顺从、认同或攻击,这意味着,在病人的生活经历中曾经存在过某个重要的“权威人物”,这个人物很可能是他严厉的父亲,病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父子关系中长大,所以,见到医生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经验性的(潜意识地)把医生当作“权威”来对待,使病人对医生的心理反映偏离现实,表现为对医生的不恰当的、不合时宜的反应。
移情来自病人的既往经历,来自病人的潜意识。病人的既往经历或潜意识是产生移情的内在依据,移情在心理治疗中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医生无法制造病人的移情。
弗洛伊德假定,神经症病人内心对“过去经历”的联想、固定和保留,即移情,是其神经症发生的原因,移情往往构成了精神分析治疗的阻碍因素。对移情现象的处理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
移情作为心理治疗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成份,折射出病人潜意识的内容,因此,移情成为医生探索病人潜意识的重要线索。处理移情就成为医生影响病人潜意识发生改变的重要方法或工具。
移情可以分为正性移情和负性移情。
正性移情是病人把治疗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治疗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治疗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治疗是十分依恋、顺从等。
负性移情是指病人把治疗师当作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治疗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治疗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移情不容忽视,不容回避。因此,医生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现和处理病人的移情。
心理治疗关系中包含着移情关系和现实关系两个主要成份。心理治疗过程经常是借助于工作联盟,医生与病人一起探讨病人的移情,带领病人从移情关系逐渐走向现实关系的过程。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是治疗师被病人的移情所激发出来的心理回应。
如果是病人的某些特征激活了治疗师内心(幼年经历过)的某些症结、客体关系,导致治疗师对病人产生不恰当的、不合时宜的反应,则叫做治疗师对病人的“移情”,而非“反移情”。
反移情可以分为:一致性认同的反移情,互补性认同的反移情。“一致性认同的反移情产生于分析师认同于病人对自体表象的自我幻想的时候,互补性认同的反移情产生于分析师认同于病人移情性幻想中的客体表象时”(Racker H, 1953, 1957, 1968)。例如,当病人回忆自己幼年是一个很可怜、很无力的孩子的时候,如果治疗师被激发出感到自己内心很无力的心理反应时,叫做“一致性认同的反移情”,如果治疗师表现出更像一个“好妈妈”那样地竭尽全力地去照顾与呵护病人的心理反应时,则叫做“互补性认同的反移情”。
医生对病人的反移情,由病人所激发,往往会引起医生的各种不良体验,激发医生对病人做出不恰当、不适度的反应。这时,反移情就会成为心理治疗的一种障碍。但是,通过对自身反移情的分析,医生可以很便捷地觉察、发现、找到病人内心的症结、创伤和心理冲突,然后,医生与病人一起探讨病人的移情和医生的反移情,促进病人的自我理解;同时,医生还可以主动调整自己对待病人的方式,以更加现实的、健康的方式来回应病人,推动病人从过去的生活经历中走出来,以更加现实有效的方式面对和适应当前的生活现实。因此,医生对病人的反移情,又可以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工具。
病人对医生的移情和医生对病人的反移情,构成了治疗关系中重要的互动成份。
当医生对病人存在明显的移情或反移情时,需要得到资深的上级医生的督导,或者把病人转诊给其他医生进行治疗。
关于移情和反移情的具体处理技术(略),请参见更多的精神分析治疗文献。
(六)阻抗
阻抗,作为一个临床概念,阻抗出现于弗洛伊德早期对癔症病人“遗忘”的记忆进行探索的论著中,阻抗被认为是病人抵抗医生对其施加影响的一切因素,成为阻碍治疗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导致并保持病人将痛苦的记忆与意识分离(压抑)。弗洛伊德(1900)就推论:“任何阻碍分析工作进程的情形都是阻抗”。
弗洛伊德将阻抗区分为五种形式:
(1)潜抑阻抗。对痛苦记忆、情感等的压抑,包括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就表现为阻抗。这相当于症状的原发获益。
(2)移情阻抗。治疗关系中的移情,妨碍了精神分析治疗的进行。移情阻抗包括病人对分析师看法的有意识的压抑,或者,是病人对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移情思维的反映。
(3)来自继发获益的阻抗。继发获益是指由于患病而获得的好处或满足。病人潜意识地不愿意放弃这些好处,所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就构成了阻抗的特殊形式。
(4)本我阻抗,来自对本能冲动表现类型和形式的任何改变的阻抗,即,本我拒绝接受任何改变。
(5)超我阻抗,来自病人的内疚感或者他对惩罚的需要。弗洛伊德把超我阻抗看作是最难辨认和最难处理的一种阻抗。
阻抗对病人来说具有某种程度的自我保护性和现实适应性等的心理意义。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让病人意识到自己的阻抗,并且努力使病人认识到这是一个比较明白和克服的障碍。医生首先要注意识别病人的阻抗,收集足够的阻抗表现的资料,并试着对阻抗进行理解和分析。发现阻抗时,医生并不一定要立即去消除阻抗,而是首先要与病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工作联盟。很多时候,在工作联盟建立起来之后,随着病人安全感的增加及其对分析师信任度的提高,阻抗会不攻自破,逐渐消除。只有当阻抗确实阻挡了分析治疗的进行、不去解决阻抗问题就无法继续进行分析治疗的情况下,在医生收集了足够确切的阻抗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才去与病人进行讨论,分析阻抗,解释阻抗的心理意义,以克服阻抗。分析和解释阻抗的过程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步进行。
(七)互动的要素
在心理治疗发展历史的早期阶段,一般会强调医生更多地采取“被动”的姿态,多倾听病人的诉说,让病人通过自由联想、自我反省手段,治愈自己的疾病。此阶段被称为是病人“一个人的心理治疗”。后来,治疗师的主动性逐步提高,医生不仅作为病人投射的“容器”,能够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接纳病人,而且还能够对病人的反应进行加工,并积极做出回应,给病人一些反馈,促使病人的心理状况发生改变。此阶段被称为医生与病人共同参与的“两个人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因此变成了由医生和病人共同参与的人际互动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医生的表情、动作、语言、态度、价值观等被病人内化,医生作为病人内化的客体,弥补了病人早年客体关系及当前心理功能的缺陷与不足。
互动中的几个重要成份:
1、专家性与平等、尊重
医生是心理专业的学术专家,甚至是权威,处于强势位置,病人遇到心理困惑,饱受其苦,有求于医生,需要得到医生的帮助,病人处于弱势地位。表面上看,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平等。但是,在法律意义上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医生与病人同是社会自然人,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从伦理层面上来说,病人付费寻求心理帮助,病人是消费者,在病人交费之后,他就获得了心理治疗消费者的权利,医生就应该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努力为病人提供最有效的心理帮助。而在个人资料信息方面,病人是自我全部疾病信息的拥有者或权威,医生应该虚心向病人学习,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并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病人会谈,收集病人的资料,积极与病人互动。
在互动的过程中,医生要注意与病人建立其平等合作的治疗关系(工作联盟)。有的病人会把医生(移情性地)当作权威进行攻击,或者把医生当作是一个理想化的母亲(客体),强求医生必须满足病人的各种要求,等,与医生形成认同和竞争的关系。医生要注意避免强占强势地位或强占道德制高点,去打击、压制病人。当病人的攻击性过分强烈时,会损害治疗关系,影响到治疗关系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导致治疗的中断。无论在任何时候,当工作联盟受到损害或面临危机时,医生都要把平等与尊重放在第一位,把维护和巩固工作联盟作为心理治疗中的首要而长期的工作。
2、专业性、职业性和自然人性
当把心理治疗作为职业工作时,医生的自然人性,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加以职业化的要求与设置,就构成了心理治疗师的职业角色。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化的、职业化的临床工作,是以其自然人性为基础的工作。医生在生活中的共情能力、情感分辨与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构成了医生的职业素质基础,医生的个人经历(直接经验)是医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重要个人财富。医生经常会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没有听说的事情,而没有不发生的事情。如果病人所说的事情,正好是医生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如婚外情、以外怀孕、人工流产等,医生就会难以体会和理解病人的心情。这时,就需要医生平时在多读小说、看电视、看病人,积累更多的间接经验,用之于心理治疗工作,以更有效地帮助当前的病人。
3、治疗关系与病人的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是医生与病人的一种职业化的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关系构成病人的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病人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被尊重、关注、接纳、共情等,病人借助治疗关系,医治创伤,缓解心理冲突,完善其心理功能。但是,医生对病人只能提供心理的帮助,而不是心理之外的其它帮助。比如,当病人说“我因为缺钱而烦恼”,病人的确是缺钱,这时,医生不能直接借钱给病人,因为这不属于心理治疗职业所要提供的帮助,而是尊重病人缺钱的心理需要,然后与病人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解决“缺钱”的问题。医生问病人:“我知道你是有工作、有收入的。你的工资呢?”病人:“工资卡
医生对病人的关注、共情、接纳等,可以满足病人的某些心理需要,特别是对于幼年缺乏母爱的病人,他们对母爱的渴望可以在心理治疗中得到某些满足。但是,如果病人的所有需要都要从心理治疗中得到满足的话,这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医生无法通过直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而取得满意的疗效。虽然治疗关系对病人会有帮助作用的,但是,如果在心理治疗期间,心理治疗关系成为病人唯一的人际关系的话,医生和病人之间容易形成“封闭式”的二人关系,这时,无论医生怎么努力,心理治疗都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因此,医生应该指导和鼓励病人在维持心理治疗关系的同时,在生活中去解决人际关系的困难,建立和发展更多良性的人际关系。
4、依赖性与独立性
心理健康的人,其独立性和社会化的程度比较高。而具有心理问题的人,往往会表现为退缩和过度依赖他人。病人在刚开始心理治疗的时候,医生对他的关注、接纳、共情等,容易使病人的依赖性转向医生,变成对医生的依赖,从医生那里获得安全性的依恋。
依赖性与独立性是人格中的两个成份,婴儿首先从依赖妈妈开始,从妈妈对妈妈的依恋中获得安全感、自信、自尊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然后,在妈妈的呵护下,婴儿会逐渐地发展其独立性,伴随着安全感的建立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婴儿离开妈妈的时间越来越长,离开妈妈的空间距离也会越来越远,直到最终形成能够独立生活的、适应社会的个体。
病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表现,与婴儿的个体化、社会化成长过程有些类似。病人最开始对医生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依赖性,但是,伴随着治疗的进展和病人的心理发展,病人逐渐地会获得安全感、自信心,逐渐发展其独立性,最终能够独立承担其自己的生活义务。独立性是以依赖性为基础的,依赖性是病人心理治疗的起点,而独立性则是心理治疗的终点或目标。因此,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医生要接纳或允许病人对医生有某种程度的依赖性,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逐渐引导病人向着独立性、个体化和社会化的方面发展。
5、感性与理性、思维与行动
心理健康的人,不是只有冷酷思维的人,也不是只有感性心理的人,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协调一致。实际上,很多病人,存在感性与理性的隔离,理性与感性失去内在的平衡,认知、情感和行为失去协调性。例如,癔症的情感暴发病人,是暂时的失去理性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而强迫症、疑病症等病人,则表现得非常理性,总是论证“万一”会出现的危险,思维的逻辑性非常发达,却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恐惧感和深层的弱小无力感、被遗弃感。强迫症病人经常使用理智化、隔离的心理防御机制,用理性压抑感性,最终陷入到强迫症的症状、冲突之中。医生在与病人会谈的过程中,自身要保持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同时,针对缺少感性的病人,如强迫症病人,要注意鼓励病人表达他的内心冲突和情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和创伤;而对于感性为主、缺少理性的病人,则帮助他们更多的面对客观现实,学习理性思维,以自己的理性来监督、管理自己的感性成份,最终获得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很多病人存在消极思维,很“善于思考”,却不善于行动。他们在行动之前,提前想到了各种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危险,存在预期性焦虑,忧虑的结果就是导致病人行为退缩,停滞不前。
对于这些缺乏自信心和行动力的病人,医生可以鼓励和指导他们去积极行动。因为自信心来自于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行动,在没有成熟想法的时候,不是继续想下去,而是先行动起来,甚至是需要“尝试错误”。医生可以跟病人讨论:“你忧虑过度、会提前想到很多危险或坏结局,这对你有利还是有害呢?如果你想得很多,导致你更多的痛苦,更少的行动,这样的思虑就变成有害的了。”“人高级在于有思维,人伟大在于有行为。”“三思而后,重在行动。”“想得多不是问题,被思维阻碍了行动,才是问题呢。”“一个人,如果只做不想,就会跟动物一样;如果只想不做,甚至连动物都不如。”“先做后想,边做边想,以行动带动思维,人才能比动物强。”医生要鼓励病人“摸石头过河”、“身体力行”的勇气,最终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6、主动性与被动性
心理治疗互动,只是促使病人心理发生改变的外部条件,而病人在治疗中的主动性才是病人产生疗效的内在依据。很多病人在心理会谈中,会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谈,还有一些病人治疗动机不强,人格较为幼稚、被动、依赖,在治疗中会显现出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在心理治疗中,医生应该注意发挥病人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比较被动的病人,医生首先可以尝试着提高医生的主动性,然后看病人是否能够跟随医生的主动而逐渐变得主动起来。如果医生越是主动,病人就变得更加被动,这时,医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互动方式,在会谈中变得相对被动一些,以衬托、启发出病人的主动性。当病人不说话的时候,医生可以告诉病人:“如果你不想说什么,我们就可以先静静地坐一会儿,等过一会儿之后,当你愿意说的时候,你就开始跟我说你的想法或你所关心的事情”(沉默的技术)。
病人是心理治疗的主体,心理治疗只有通过病人的努力而产生效用。因此,医生在心理会谈中,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主体”,发挥病人的能动性,尊重病人的个人意愿和对其未来发展的自主选择,医生只是一个“隐蔽”的主导者,与病人站在一起,同步地与病人并肩前行,陪伴、促使病人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
比如,患厌食症的青春期女病人,临床上表现出来的是“厌食”行为,其心理实质是病人在与妈妈争夺权力,通过厌食来对抗妈妈的“强权控制”。在心理治疗中,医生如何站位呢?医生是站在妈妈的立场上,继续控制病人的饮食、以增长体重为目标呢?还是医生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深入体会病人内心压抑的愤怒情绪,理解病人为争取个人权利所做的努力呢?医生是要像妈妈那样,按照妈妈的要求继续把病人的各种情感、愿望和要求打压下去呢,还是尊重病人的自主选择,帮助病人如何以现实有效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获得自信心、自尊心,走向成熟与独立呢?尽管这两种相反的治疗方向,对病人来说可能都是有效的,但是,医生只有尊重病人的选择,启发病人的主动性,让病人自己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才能促进病人心理的成熟与发展,使病人走向健康。如果医生只对病人采取压制的方式,监督和控制病人的进食,让病人服从医生的要求,增加饮食量、增加体重,其结果会让病人变得更多弱小和退行、幼稚、被动,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会在不久后复发。
心理治疗的疗效进程,主要决定于病人的心理发展和成长进程,而非由医生来决定。医生只能像是“催化剂”,医生无法改变病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只能为病人的内在心理发展营造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心理互动,促进这个过程。医生应该以病人为主体,并坚定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否则医生会因为疗效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深感挫败,或者,由于医生急于要治愈病人,而在治疗中对病人横加干涉、控制,甚至是打击病人。
(八)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最佳匹配
在心理治疗中,最好是在互动方面,医生与病人之间能够形成最佳匹配,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清楚什么样的医生与什么样的病人之间才能形成最佳匹配,即使形成了最佳匹配,也仍然无法清楚其中的道理和机制。
在形成最佳匹配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医生与病人的相似性(认同)和差异性因素的影响。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相似性容易产生相互认同和信任,有利于尽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其缺点是容易形成“封闭式”的心灵空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差异性,能够促使病人形成自我与他人的界线,学会对他人(的差异性)的接纳和尊重,使病人变得宽容自己与他人,体会到什么是“君子和而不同”。差异性的好处是给病人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心灵发展空间。
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当形成最佳匹配的时候,病人会感到:
1、在心理会谈中,病人说的话,医生能理解,医生说的话,病人能够理解;
2、在会谈中,病人感到越说越有兴致,有兴趣并愿意与医生继续交谈下去;
3、在会谈中或会谈后,感到自己受启发,有收获。
上述三条标准,可以指导病人找到他所需要的、对他有帮助的治疗师,也可以作为医生努力的目标,让医生主动调整与病人的互动方式,形成最佳匹配。
(九)与性有关的问题
性是亲密关系的行为表现,是人的重要生理需要之一。在临床上,直接与性有关的精神障碍有性行为障碍和性心理障碍。许多精神障碍病人(如抑郁症、神经症、进食障碍等)同时存在性功能障碍。有些精神药物存在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因此,医生在收集临床资料或与病人进行心理会谈时,经常会涉及到病人的性幻想、性经历、性心理、性功能及性行为等个人隐私问题(与性有关的问题,简称“性问题”),而目前,医生经常会忽视病人的性问题,或者感到难以开口询问或避而不谈。
个体的性问题,经常是其各种心理问题在性活动中的表现。性问题,经常不在于性本身的问题,而是以性的方式集中反映了病人的各种心理问题。对病人性问题的询问,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关心与爱护。因此,医生询问病人的性问题,与病人讨论他的性困惑,是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性有关的问题,主要保护如下内容。
1、性心理及其发育过程:性幻想,性行为,性身份,性取向,性态度,重要性经历事件。
2、性功能状态:是否存在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如性欲低下,性高潮缺乏,阳萎,早泄等,生育情况。
3、恋爱婚姻情况:夫妻关系状况,婚前、婚外情感经历等。
4、性侵害:是否有过性侵害的经历,儿童性侵害等。
5、人格特征、心理应激对性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
6、病人对自身性问题的自我理解和解释。
7、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或(精神)药物对性心理、性功能及性行为的影响。
医生询问上述内容时,应注意:
1、医生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在询问与性有关的问题时,要显示出对病人的职业化、医生式的关心,而不是为了满足医生自己的好奇心。
2、尽量先注意耐心倾听,看病人是否会主动谈到他的性问题。如果病人暂时还没有主动提及性问题时,医生先收集别的病史资料,把与性有关的问题,放在会谈的后半部分去提问。
3、在询问病人的性问题之前,医生首先要估计自己是否已经取得了病人的信任。在确信已经取得病人信任之后,再去询问病人的个人隐私问题。当病人还没有对医生产生信任时,如果医生询问病人是否有手淫,病人可能会感到一些尴尬,或者作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否定式回答。
4、医生在询问病人的性问题之前,先做一些“预备”或“铺垫”,询问一些一般身体状况,然后再过渡到询问其性问题,比如,男医生问一个女病人:“你最近睡眠怎么样?吃饭呢?月经是否规律?跟过去相比,最近在夫妻性生活是否存在某些变化?你在性的方面是否存在某些困惑或烦恼?” 或者医生先向病人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病人,医生需要询问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在征得病人的同意之后,再询问病人的性问题。一般来说,别管是面对同性的病人还是异性的病人,在涉及到病人的性问题时,只要医生敢于提出问题,并且显示出医生般的关心,病人就敢回答医生的问题。
5、医生的用词和价值中立态度。当女病人说到“会阴部”时,经常会用“下面”或“下身”这样的词语来替代,医生要注意在询问时,继续沿用病人的用语,只有当实在必要时,医生可以使用性器官的学术名词。在会谈中,医生尽量使用中性价值观的词语,注意避免使用带有道德歧视性的词语。如,使用“性自慰”而非“手淫”等。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