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听课笔记

  • 2014年10月31日
  • 德中心理

“石家庄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中心”,“石家庄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医生”,“石家庄心理”,“石家庄德中心理”,“石家庄心理实习”,“石家庄心理督导”

              石家庄心理咨询

《客体关系》听课笔记

——施琪嘉

一、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

二、有关“创伤”的观点

三、一个个案的分享

四、亲附理论(依恋理论)

五、对汇报的个案的理论思考

六、移情与反移情

七、过渡性客体

八、个案督导 

九、与学员的交流

施琪嘉《客体关系》听课笔记

73整理

一、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

在儿童早期,母亲是一种象征。所以,是爷爷和奶奶还是保姆,关系不是很大。虽然孩子在三岁前智力在发展,但是与象征的母亲的智力、学问关系也不大。因为三岁的孩子主要的内容是处理关系的焦虑。即使是学一些特长——钢琴等,也是一种游戏的方式。

学员提问:孩子从小受到创伤(如同种子未发展就受到损害)如何来弥补?

回答:创伤这个词含义,很重要。我们课程中会涉及。

客体关系需要精神分析的一定知识做背景。精神分析的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精神分析是一种理论。分为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一般是指客体关系。

第二,精神分析是一门技术。精神分析取向或动力性取向的精神分析,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到咨询中,利用移情或反移情。

第三,精神分析是人生的态度。遇到自己的问题自己不了解,但是我们有开放的态度。

 

如何认为才能是做精神分析:

第一,从潜意识入手来观察问题,是精神分析取向的特点。两个方式——一是从梦、自由联想入手;二是听弦外之音,理解躯体、症状的内在心理学含义。在症状和含义之间是内心的客体把其二者联系。

第二,过去决定现在,过去决定将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犯罪心理学——人为什么总是对同样的人、在同样的地点来进行?这其中涉及到移情。精神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决定论”。

第三,现代精神分析认为,人际关系互动的心理是可塑的,不是不可改变的。一个人不管过去经历过什么创伤和挫折,一定有某种积极的、支持性心理力量能引导其成长。

二、有关“创伤”的观点

精神分析认为,正常人会经历三个创伤:出生是人遭受的第一个创伤。第二个创伤是断奶。第三个创伤:弟弟、妹妹的出生。

 

(1)出生是人遭受的第一个创伤,也是人类一切的动力。

想象一下婴儿的状态:母体子宫为胎儿提供了安静。分娩:子宫收缩、挤压、缺养。助产士会帮忙擦除耳朵的粘液——有濒死的感觉。

胎儿的出生与动物不同。马驹出生后15分钟会站立,小猴子出生后会爬、走动。人出生后不是一个成熟个体。人不同——人的直立行走,盆腔很小了。人的垂直重心下坠。不成熟的个体出现,就千方百计的抓人来照顾他。弗洛伊德的出生创伤理论。

不成熟的个体出现,就需要建立关系来使其发展、成熟。德国皇帝做的实验:人什么时间开始说话——找了婴儿,只养育不允许与同这些婴儿说话。结果婴儿不会说话。

孩子通过母亲看自己闪耀的光芒来认识自己。在一些地方,是不让小孩照镜子的,他会被自己吓到,只能通过母亲的眼睛认识自己。

孩子食欲不好,主要看他的喂养关系好不好,跟这个关系很大。

母亲的共性:没有生孩子的经验,是通过本能、或养孩子的过程来学会做母亲。

 

(2)第二个正常的创伤——断奶

与学员的交流——三个月白天断奶晚上吃奶一个月自然而然断奶;因为乳腺炎,断奶时第一次没有成功,孩子反应强烈。第二次断奶涂了维生素B2;保姆把孩子带回家一个星期、母亲现在有内疚感;孩子玩毛球;弟、妹出生而断奶;喂孩子果汁等自然断奶。

断奶的技巧:东西可以没有,但是爱不可能没有。对断奶的反应,不是断不了这个奶,而是断不了这个母亲。

断奶的分类:母亲不知道如何断奶。奶是孩子控制母亲的方式。

①孩子感觉被抛弃,反应强烈

②吃奶与母亲、乳房、味道等混合在一起。局部客体的改变—从颜色到味道的改变。下毒型。

什么样的母亲就会传递给什么样的东西给孩子。

咨询是否需要来进行探讨?告诉来访者一个知识,其实也是一种治疗。70%~80的咨询是给正常人做的。

断奶主要是和客体分离,但是重要的是,如何断奶而不造成创伤,逐步的客体改变是比较好的方式。

导致内心中和自己喜欢的客体分离的第二个创伤。

 

(3)第三个创伤:弟弟、妹妹的出生。

现代的独生子女增加,感受不到。当有弟弟妹妹在出生时,妈妈对新出生的孩子有很多期待,教育孩子你要对弟弟妹妹好。但是孩子的期待

个案:40多岁的男性,结婚十周年,说给妻子要送你一个礼物,结果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女人,并说你要对她好,我才能对你好。

你当时作为妻子会怎么想?学员的回答:气疯了,拿刀杀了,感觉是暴怒、欺骗,还有接受型的。

这个情景就像这个妈妈对孩子说的话一样,你要对弟弟妹妹好,他会是怎样的感觉?明白了这样的关系就知道他的心里的感受了。

出生,断奶,弟弟妹妹的出生,都与背叛有关。

 

4)第四个创伤是上幼儿园

上幼儿园是离开客体的表现。学员孩子上幼儿园的交流:不愿意上幼儿园;去幼儿园后抱自己喜爱的奶瓶;上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分离,如何来处理呢?

如果确认不是被抛弃,那就不是创伤。比如说,妈妈不是不要你,妈妈非常喜欢你。需要确认妈妈跟他在一起。孩子只有看到妈妈才能确认妈妈在一起。你说这些话,孩子会记在心里。你要给他信号。他知道要妥协。比如,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其实幼儿园统一放学的,所有的妈妈都是第一个。其实妈妈在小孩心中延长的时间很短,要想办法延长这个时间。

所有的分离都是觉得与母亲抛弃有关系,你要对她说妈妈不是抛弃你,妈妈只是要上班,妈妈下班后一定是第一个来接你,你要给他一个信号,想象着和你在一起,延长他在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避免孩子内心的焦虑。

重要是重大的分离,比如考上大学,这种内心的焦虑情绪就会出现。

如果父母想变成孩子的第一选择,父母如何做?在重要场合父母都要在场。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与客体分离的过程——出生、断奶、上幼儿园。这些正常分离过程在两个条件下,变成创伤。

 

病理性分离:

第一个是丧失客体:一出生客体就死掉了(父母就离婚,或是父母死掉)。

第二个是丧失客体的爱,客体虽然在那,但是却没有爱了。这是从心理动力学来思考创伤。

容易造成病理性创伤的两种情景:矛盾的不被希望的客体,或者是母亲有精神类疾病(产后抑郁症)

第三,出生就有残疾严重精神创伤

第四,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经常搬迁。农民工外出务工,居住条件、孩子读书的学校的改变,对客体关系的稳定不利。

其它的病理性客体关系:遭受到虐待——三种形式:心理的、躯体的、情感的。

其特点是——儿童无法从这种关系中摆脱,而父母经常性的实施情感的上疏忽、骂甚至性方面的创伤。严重的会引发精神疾病、边缘性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

三、一个个案的分享

个案:男,28岁,抑郁症。妈妈工作很辛苦,感觉妈妈像妻子,想杀掉母亲,感觉母亲特别强势,自己弱势。母亲给了他楼房,送母亲去外地,感觉母亲会突然死去。

施老师:你谈了5分钟,能谈20分钟吗?

咨询师补充:前两次情绪反应很强烈。来访者第五次咨询中,质疑咨询效果,剩下五分钟,感觉特别闷,需要出去透透气,结束了咨询。来访者第七次咨询,谈到咨询师感觉自己的母亲。谈到自己人际关系的特点——跟领导关系、恋爱关系等出现问题。想拥抱母亲,但母亲从来不拥抱自己,对圣母抱耶稣的话,很有情感。母亲搞传销,特别痛恨舅舅指责母亲。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母亲原先很软弱,失去其父亲后,变得很强干。

谈到与母亲的关系,一般有哭泣。

第九次谈到了父亲,对父亲没有记忆,从照片中获得的信息。

 

第一,有什么问题需要问?

第二,听咨询师说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第三,有什么评论?

学员:谈自己个人感觉——在听叙述时,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施老师的意见:只需要回答一些必要的问题。一些猜测性问题不必要回答。

5分钟停止,然后讲了很多,提问又讲了很多。所以,咨询关系是淡而无味,就不会有很多内容要讲的。这种讲话方式,很像来访者。

四、亲附理论(依恋理论)

亲子关系的探讨,特别是母子关系的。孩子是通过母亲看自己的目光中看到自己。一个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是通过孩子的欢快的目光,而敏感、怀疑的、低自尊的孩子同样也是从这些目光中看到自己的,孩子既用这种眼光看自己,也用这种眼光看自己。

吃喝拉撒性是我们以前认为生理功能。人的基本功能是:亲子关系——情感的连接,人无法离开这种情感连接而生存。

“亲附理论——依恋理论”:亲附——分离——丧失

 

1、原始客体

原始客体的含义——孩子一出生后感觉到有情感的存在体。

原始客体的存在会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如果离开后,会面对更大的焦虑——所以离不开。许多父母利用这种方式来威胁孩子“如果你再闹,就把你送走”。原始客体无论好坏,都是孩子离不开的。

头痛是面对无法克服的问题后的最后的方法——原发性获益。

2、亲附关系的作用

1)亲附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分离的反映

生离死别,表达了分离的痛苦。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果将安全的母亲客体内化,孩子将会在想象中产生

不容易离开是折磨、打骂的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不断的分离,不容易建立新的稳定的关系。越是稳定的关系,越是容易被其打碎。

2)亲附关系决定信任关系

你见过我们这种病人吗?有博士学位吗?强烈的分离感,会让人产生低自尊感,来这样贬低和挫败别人。

3)亲附关系决定自我印象

自恋和自卑与亲附有关。一个个体自卑时就容易把自己看大或看小,因为目光是极其敏感。

4)亲附关系决定探索能力。

人具有天生的探索能力。人能不能自我约束自己。“无冲突去”不受其他利益关系影响去探索动物、植物和宇宙。父母亲和学校错误的将这种探索能力与利益挂钩,伤害了探索的能力和兴趣。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自己去做探索。

父母要有良好的接纳性。孩子会产生坏客体的投射,父母要接纳。

迫害妄想症的来源——不被父母接纳,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从对亲人对自己的迫害开始。

探索能力:亲附关系稳定,探索能力就会增强。如果亲附关系不良,孩子就会将心理能力指向这种关系。

 

人的关系:

1、融合一元关系。刚出生后无法区分自己与父母、与世界的关系。和这个世界无内外关系。

2、二元世界关系。自己与世界分化。出生后3——18个月出现过程。23岁的时候完全可以区分自己,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第一,共存关系——相互利用、相互印证。我需要母亲,母亲也需要孩子。孩子离不开的重要关系是:母亲利用了孩子的共生关系,做为了工具。

第二,寄生关系。一方完全利用了另一方面,使其不能成熟与发展。

3、三角关系的出现。

亲附关系的分类:陌生人情景实验进一步验证得出三种关系:

1)安全型:对陌生人、环境具有开放特征。

2)回避型:

3)矛盾型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1、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如,玩新玩具)的总量。2、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对个案的分析:个案为什么要来?罗列症状:头痛、失眠、呕吐、身体不舒服。心理咨询中的症状比如:人际关系等。

五、对汇报的个案的理论思考

了解症状的时候:是现实还是存在的关系。

现实:比如头疼就解决头疼,情绪的话就宣泄。80%咨询属于此类。

存在的话:他不知自己是谁,如果增强自信心,如果改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找不到自己。占的比例在1015%左右。这种存在问题,需要做好长程治疗的准备。9次治疗也仅仅是开始。

眼神的接触: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看——为什么老看我,不看——为什么不看我。

憋气感。

先从眼神接触来分析:从客体关系来说,孩子需要看到母亲。来访者需要看到咨询师,现在有很多视频治疗或者电话治疗。国际精神分析反对这种方式,因为即使视频治疗能有眼神接触,但是感觉不到你的味道。

早期的精神分析来访者躺在躺椅上,是避免来访者被咨询师的表情、反应等暗示。

而另一种症状:社交恐惧症,被洞识感,从这个角度看,是原始客体不信任,不稳定的原因。出现这种症状如何处理?

学员:假装看不见或者他既然不想提我就不提,这是正常人的反应。而不是治疗师的反应,有些回避的冲突,是需要再咨询情境呈现出来的。

如何进行治疗?

第一指出当时症状的意义。把意义说出来,对于退行到儿童的人,他只会用躯体或者行为进行表达,而不会用语言,给这种动作进行命名“你这样的行为是害怕么”“你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又想看我又不想看我”。退行的时候,沟通能力会相对下降,所以要用有些的方式,所以第一种方式是“命名。”如何命名正确的话,来访者会感觉被理解。

第二个是调整。以行为对行为。孩子哭了,哭的形式一样,但是内容不同——饿了、拉了,母亲以行动对行动。他的动作时敏感、不安全、不信任。正常人的距离衡量。“我坐远一点,你会不会舒服一点吗?

病人是不好把握距离的。现实中的距离感代表了他内心中的距离感。他调整不了这个距离。

对于退行的病人,要用行动对行动,行动对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言语的命名。他的沟通能力达不到讨论。

把不稳定的客体关系调整为稳定的。治疗师就要既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在象征意义上进行调整,调整距离,调整关系

 

对憋气的思考:

咨询师回忆,憋气时候,当时正在谈论什么话题?他说憋气,仿佛是被母亲掐住了脖子,欲脱离母亲,这种情况要如何做?

与憋气有关的心理意义的疾病有哪些?支气管哮喘。

与母亲的关系产生并导致了他的窒息感。治疗师这么处理的:“还有5分钟,你来决定是出去还是继续谈下去?”有人说叫他出去透气,有人说应该停下做个放松,这种情况,要主要到咨询中的紧急情况。憋气是需要有人在身边,不能离开他的视野,所以马上放松。注意到后,马上给予一个与他母亲不同情况的反应。在你身边,听你声音。形成以后,强化,你以后如果要碰到这情况,我们刚刚做的很简单,如果方便你可以躺下里,如果不方便,你可以调整呼吸,在5分钟之类告诉其放松技巧。这主要是给他一个与前一个母亲完全不同的意象。

下一次咨询的时候,可以继续谈这个话题

这是咨询中的紧急情况,而且是咨询中的治疗节点。退行的表现:无助、窒息、无望。

六、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上次讨论,我感觉你特别像我妈。

反移情:经过上次的谈话,我特别担心你不来了。

施老师的分析:你什么时候开始担心他不来?你当时的反应是有挫败感。

移情:把过去的客体人际关系带到现在的治疗的咨访关系。

反移情:针对着移情产生的感觉。弗洛伊德认为,反移情是治疗师神经症的情结受到神经症状的影响而产生。现代认为,反移情是正常人对神经症的反应。

 

对移情的处理:个案对母亲的逃离、无法建立信任的亲密关系投射到…

第一种处理:治疗师直接呈现自己:上次咨询后,我担心你不来,我有特别挫败的感觉。“描述自己的这种感觉”:我担心我这种挫败的感觉,不能继续这种关系,是不是对你很熟悉?是不是你经常有这种感觉,如果你有这种感觉的话,什么样的情况你有这种感觉。

反移情:先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然后再要把这个球打回去。

第二种处理:把过去的关系带到现在。你刚刚告诉我,你妈妈从来不拥抱你,如果你妈妈拥抱你,你会不会好些?短程治疗常用“如果”这种方式,来进行试问。

另一种,如果你妈妈拥抱你,你会变得与现在不一样么?向正向的、积极、好的方向来推动。

 

如果来访者说妈妈不会拥抱我,要求咨询师拥抱,怎么来处理?

处理:命名的解释——更改曾经的命名。比如妈妈曾经这样命名:一个男孩是不能哭的。现在更改这个命名:即使是男孩依然可以哭的。

当走进治疗室时,他的表示不是前面那么敏感的,需要的只是支持,所以现在的拥抱是支持性的,改变了曾经母亲的意象。

另一方面,拥抱不见得是真的拥抱,可能只是支持性的肢体表示。

 

边缘人格分裂:杀了妈妈,因为妈妈是个坏人。杀了舅舅,因为妈妈是个好人。

第一,接纳。知道“我感觉治疗没有效果”、“你的治疗不好”,知道这些是来访者的关系投射。反复去说,妈妈的两面性,让来访者感知:澄清来访者分裂的母亲意象。比如,叙述了两件事,一个是对待家人,一个是对待他人。这是咨询师会问,这两个妈妈是一个妈妈么?这样就是在整合他心中分裂的母亲意象。

治疗一个“症状库”,做简单的就容易了。

症状、如何来看待移情和反移情。

七、过渡性客体

有的研究者从照顾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产生了一些名词(足够好的母亲等)及理论。

儿童如何内化好的母亲,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有投射、认同等等,现在讲过渡性客体。小孩子为何吸吮手指么?吸吮手指的动作与吸奶的动作类似,所以即使没有奶汁,但是动作让儿童感到,妈妈还是跟他在一起。

 

过渡客体的意思:

1、过渡:替代客体,暂时替代,作用时间不长。这个客体让她感觉到母亲好像还跟他在一起。

2、携带方便。

施老师举例:一对美国夫妇3个月开始让婴儿单独睡,6个月随着思维发展孩子基本上内化客体。

枕头、毛毯等,都能成为过渡客体:真实的存在、“暂时替代”,便于携带。另外这个也能证明是不同于我的客体。过渡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把周围的东西拿到嘴里,进行尝试。过渡客体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孩子在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焦虑,他就会思考,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这时,如果妈妈慢慢解释,妈妈不是不要你,妈妈下班就回来了,反复的说,孩子就理解了,而这样也慢慢有利于思维的发展。个体与客体发生联系,就是情感互动、交流的过程。

过渡性客体的表现:玩具、奶瓶;玩具;动物(虐待动物与早年被抛弃可能有关);

由于过渡性现象,兴起了几个产业:

1、安慰嘴。喜欢时吸,不喜欢时咬、扔、丢。

2、玩具业。金刚、机器猫,都有很多功能,战胜困难。这都是把它内心的多个焦虑外化。毛绒熊。

3、与过渡性现象有关的:有过渡性客体还不够,抱在手上,吸在嘴里都不够,要玩起来。比如沙盘游戏。在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对立的现象,好人,坏人等等。在他游戏中,也是好人战胜坏人的过程。几乎幼儿园的游戏,都是这样一个主题,体现内心的焦虑:躲猫猫、警察抓小偷。大人知道了这个,会更关注到这一点。

4、儿童故事。把游戏、行为变成思维性的。给孩子讲故事。

故事的规律:可以有稳定的客体,希望养成好的仪式。比如:当你要跟他告别的时候,他意识到这只是告别的仪式,妈妈走,还会回来。这样来做。每晚讲故事,讲,狼妈妈出去了,关上门,后来又回来了。

另外一类故事是鬼怪。鬼怪的故事,是把孩子内心的东西,通过故事呈现出来,当你讲到害怕的地方,他捂住耳朵说,不要讲了,但是一会儿就会让父母给继续讲。这样一方面是在呈现,一方面也是在应对。中国有很多类似故事表达了历史和潜意识。

过渡客体,是思维形成过程——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中间区:就是当客体不在时孩子是如何去想象和客体在一起,这叫中间区,这其中是一种思维的发展。在“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精神病性的“幻想”、“错觉”。

在这些幻想错觉中产生了许多重大的产品——如神话传说(无法解释自然现象)、童话寓言(通过这些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焦虑发展历史)、还有最高级的形式是——小说诗歌绘画艺术。思维是情感的附带产物,情感稳定这思维发展的好。

让孩子保持一定的焦虑,当与之保持稳定的情感链接,这样有利于他的思维发展。

 

防御机制:否认、躯体化

吸吮动作是一个过渡性客体的过渡性现象,吸的时候想象母亲和自己在一起。

当吸成为咬的时候就不是过渡性客体了,在其内心里变成了客体。攻击行为已经产生,不能针对到客体只有朝向自己,心里防御机制里叫做攻击朝向自己。

孩子有的重复行为比如老是去拉窗帘等,母亲不要去强化。细致的母亲是关注,而不要让自己的动作太快去干预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可以自己得到探索的机会。

还有的母亲把孩子紧紧抓住不让孩子有自主行为,这样也不好。

孩子内心冲突比较大、游戏比较简单(用手操作)、不死的特征,可能会使孩子陷入游戏不能自拔。

依赖和成瘾区别很大。游戏一般是依赖。

八、个案督导

见诸行动——跟治疗师发展关系。

投射性认同——我以为你会不来了。

治疗师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出去——我没有人要。

治疗师表现——第一,不治疗了-我想的是对的;第二,继续治疗—治疗师感觉到挫败。

成熟性防御机制——来治疗,参加被社会所认可的社会交往活动。

眼神——为什么看我?自恋防御机制中贬低或关系妄想;

 

描述性诊断:依赖性人格。动力性诊断:二元的共生阶段。

 

(一)首先看来访者的症状:

1、失眠。

2、社会功能还好,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很好。

3、治疗中的沟通与表达。

4、治疗关系:医患关系清楚。这个来访者与咨询师界限清楚,但与妈妈界限不清楚。

5、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相对成熟。有合理化:既生瑜何生亮。还有自恋。

 

第一个案例的诊断是在神经症水平,在缺陷水平。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陪伴,做长程的,儿童的指导。

第二个案例诊断是在神经症的冲突水平。这个是青春期的指导,相对不长程。

 

(二)症状的意义:失眠。什么情况下会失眠?

失眠分为:

1)条件性失眠:有原因--换地方,明天考试;非条件性失眠:

2)没有原因---喝牛奶什么都不好用。老年人容易失眠,可能是器质性的。

失眠反应了焦虑,对客体不信任。在临床考虑,要考虑常见与多发原因。该来访者主要是青春期焦虑,青春期的主要问题是性问题。

青春期必问三个问题:性、关系、自我认同。

1、关于性:妈妈利用儿子来抵抗丈夫,也利用过了自己的孩子来性方面的满足,在症状上使小孩子失眠了。青春期的孩子还和妈妈睡一起,敢不敢自自慰?连自慰的地方都没有——目标很明确,妈妈和孩子分开去睡,解决办法。过妈妈,做行为上的规范。

2、导致的问题与性无关,是分离的内疚感,因为妈妈没有办法与孩子去分离,那么孩子接受到的妈妈传递来的信息,使之有分离的内疚感。这个是需要长期做咨询治疗的部分。强烈的分离和内疚感。去探索它自己有没有和妈妈分离的能力,然后也要和妈妈去谈。

用现实的问题比如谈了女朋友或者离开家庭也就解决了,假如这个孩子自我功能还可以的话,那么不一定要搞这么长时间的咨询,一些短程的治疗就可以解决。

 

(三)设置方面的问题

1、告知治疗费用将要上调了,则要求频率增加。改变咨询频率费用的设置相当于做手术时要改变消毒的范围了。建议在事先约定的时间里不要去改变设置。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