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对心理学是否感兴趣,都会或多或少的听过一些这样的说法:“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心理营养。”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营养从哪里来?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
一位妈妈带着八岁的儿子去迪士尼玩儿,孩子在入场之后特别兴奋,直接冲向游戏区,妈妈一把拽住孩子,呵斥道:“你怎么能不排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几乎快要晕倒。他仰着小脸,瞪着眼对妈妈说:“因为我的素质差呀。”
这位妈妈告诉我,那一刻她飞快的搜索了自己脑海中储存的各种亲子关系的知识,结果没有找到一种可以让她回应的方式。最后她很无奈的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孩子长大了,越来越难管了。”
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个过程,是的,我也觉得这个孩子很难管,这么小就会如此和妈妈“对抗”,而且他以后会越来越难管。可是作为妈妈你是否有兴趣探寻一下孩子的这种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只需要从一个点切人就可以,那就是妈妈在要求孩子排队时,自己的内心在想什么。
她告诉我她在想:“这么多人都在排队,你没看到吗?怎么可以不排队就硬往里闯呢?”我把这位妈妈的话来翻译一下,她有可能就是在想孩子这样做很没素质。如果是这样,孩子只不过是把妈妈心里想的给说出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一刻孩子要比妈妈诚实。从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孩子难管是因为他在妈妈眼里变得越来越不好了。试想一下,若干年后这个孩子会变得越来越难管,妈妈也会因此越来越苦恼,可是在这种状态下,埋藏在这背后的原因又有谁能发现呢?
再来举一个爸爸带孩子的例子。有一次我在电视台录制一档家庭教育类栏目,一位爸爸带着自己十岁的女儿上场弹奏了一首钢琴曲,父女俩四指连弹,非常精彩。他们的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我看到爸爸和孩子面对观众的喝彩显得非常平静,没有丝毫的兴奋与快乐。
主持人在采访这位爸爸时,他讲述了自己陪孩子练琴的经历,的确很辛苦。在嘉宾观察的环节我很好奇的提了一个问题,在大家被他们的表演所震撼时他们显得很平静,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位爸爸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说从孩子练琴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诉孩子只要刻苦的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可是不管你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骄傲。
我在现场给这位爸爸做了一个干预:“为了配合一下我们,你们可以适度的高兴一下的,毕竟骄傲和高兴是两回事。一个人取得成绩后骄傲的确不是好习惯,高兴一下还是挺好的,你说呢?”听了我的话后,女孩儿脸上呈现出了一丝笑容,虽然笑得不是很舒展,但是真的很好看。
这位爸爸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看似没毛病,至少在很多人看来中规中矩,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一下,至少会觉得有点过了。孩子平时练琴不只是辛苦,我想到了一些很关键的时刻会很遭罪,她平时如此努力的付出是为了什么?如果大家在为她精彩的表演而喝彩时,她连高兴一下的权利都没有,那么她所取得的成绩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试想一下,久而久之,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会把爸爸对自己的要求内化成自己对待自己的一种方式,在她所取得的成绩面前她自己没有高兴的权利,相当于“我的成绩不是我的”,这是一件多么压抑的事情啊。
在我们周围有这么一种人随处可见,自己表现多好都是应该的,可是一旦出一点点问题,哪怕是小问题也会感到无比自责,当然还有人恰恰相反,小问题不断,可是他自己却显得满不在乎,他会觉得我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就行。其实这些问题都和一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有关,然而要探寻一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往往会追溯到在他当年的某一个重要成长阶段,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记住,作为父母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导致孩子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而是因为你带着怎样的态度和孩子相处,致使孩子形成了怎样的看待自己的方式。心理学里有一个专业的说法概括这一现象,这是一个人把客体(养育者,多指父母)内化的过程。如果想让孩子汲取足够的心理营养,父母首先要成为一个好客体。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