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练习题

  • 2020年6月24日
  • 德中心理

 

——亲密关系里的4种自我改变

“这3 个多月以来你变很多耶!整个超放得开的。老实说,有时候还满怀念那个动不动就脸红的你,”我说。

“可能是跟他在一起吧。Lewis 本来就比较大剌剌的,或许我被他感染了,”Marcia 说。

“这样也很好啊,人不疯癫枉少年!”我说。

“真的吗?有时会觉得不安耶,到底以前那个内向的是真正的我?还是现在这个开朗的是真正的我?Lewis 又要被派到新加坡了,我会不会又退回先前的那个我?”她说。

当亲密关系面临重大威胁,例如即将分隔两地、争吵或分手时,我们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根据心理学家Arthur Aron的理论,爱情就是一种把对方的个性与自我纳入自己生命的过程。当你知道这段关系可能会崩解,或感到一些不安,就会重新检视自己的自我概念。

爱之所以能让人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它引领人们从“我”走向“我们”。当对方走进你的生活,也带着他的一部分参与你的人生。你买早餐会帮他带一份,他有想看的电影也会第一个想到你,这些“自动将对方考虑进来”的思考方式,心理学上称作“认知互依”,而愈多的认知互依,就能缔造更多的回忆。

幸福,源于高度投入与分享

“直到现在我还会常想起一起去赏樱、在海堤边散步,然后回小套房边吃泡面边看电视的日子。”对Marcia 来说,这些她和Lewis 的“共享回忆”,就是关系中最可贵的部分。

我们都缔造什么样的回忆?奥克兰大学的Yuthika 与同事研究情侣约会时都做些什么活动?哪些活动最能增进彼此的感情?结果发现比较多的是到异地旅行度假(24%)、运动(20.9%)、到餐厅吃饭(18.9%),或从事两人的共同的兴趣(13.8%,如上舞蹈课等)。

但真正影响两人亲密度的并非活动本身,而是彼此投入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跟另一半分享感受。换句话说,去哪里玩、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一个彼此都喜欢、都能高度投入的活动,就能带来更多幸福的感受。

自我,在关系里的失去与获得

随着共享记忆的增加,互相依赖的程度愈高,你的“自我”也会有所调整。不过,关系里的记忆并非总是快乐,还包括你在雨中等他而全身湿透、争吵到掉头离开等,这些好的、坏的、开心或让你感到焦虑的相处过程,不但会影响两人的关系,更会“改变”你。

来做个小实验:想象一个跟你很亲密的对象(伴侣、喜欢的人、要好的朋友或亲近的同事),然后看看下面四种类型中,哪一个比较适合描述跟他在一起时的你。

 自我扩张

在这段关系里,你增加了更多的“好”。你更了解自己、学会以前不会的能力或技巧,或是人际关系变得圆滑、比较能考虑他人感受。你喜欢这样的改变,喜欢看见自己更多元、弹性的一面。这通常会发生在关系最开始时,也因为我们都喜欢“变成更好的人”,所以自我扩张通常会带来“坠入爱河”的感觉。

自我限制

在这段关系里,你减少了一些原先拥有的“好”。因为他,一些原先你常做或持续很久的好习惯消失了,例如对方超黏人,你常为了陪他而拒绝朋友邀约。或者你原先拥有的正向特质不见了,例如原本你是很有安全感的人,但在他经常人间蒸发后,你开始变得神经质。值得注意的是,改变的好坏常是主观的,例如Vicky是个谨慎的人,JerryFrank都曾跟她交往过,对Jerry来讲,成为精打细算的人是很棒的改变,但对做事凭直觉的Frank来说,这改变就让他感到缚手缚脚,那么Jerry是自我扩张,而Frank则是自我限制。

 自我修剪

在这段关系里,你减少了一些原先拥有的“坏”。例如你原是喜欢大声地讲话,但他总会细心提醒你,或因他讲话较小声,你不知不觉音量也降低了。同居经常是修剪的好时机,例如他爱干净,床上不放寝具外的任何物品,但你总是一回家就把衣服、包包都丢到床上,两人同居的结果,不是他变得跟你一样邋遢,就是你改掉随手乱扔的习惯。而后者,就是一种自我修剪。

自我混杂

在这段关系里,你增加了一些原先没有的“坏”。在前面同居的例子里,如果对方被你“同化”,也开始乱丢东西,那么他的改变就是一种“自我混杂”。像有人在交往前烟酒不沾,之后因对方常加班,寂寞和不安涌现,孤单时就开始抽烟、喝酒,染上一些自己也不喜欢的习惯,这也是一种自我混杂。

整体来说, 适合你的对象能带领彼此成长,帮你修剪掉不好的个性、学会向往的能力与特质,而这些改变又会回馈到两人的关系上,让彼此更快乐;相反地,如果你跟他在一起时总是被否定,甚至染上你不喜欢的习惯,这种改变不但损伤自己,也损害恋情

冒着受伤的风险挑战恐惧?不为别的,因着爱!

我们先前谈过的逃避依恋者,在关系里总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害怕与人太过亲近、不喜欢说太多自己的事情,更不相信世界上有恒久的爱情。幼时的经验和过去的心碎经历让他们笃信,别用真感情就不会因被拒绝而受伤,可是他们多半过得并不快乐,谈论到跟人有关的话题时,总表现得闪躲或压抑,有时连说声再见或自然地打招呼对他们来说都很难。但这项研究发现,爱让他们有了惊人的改变。

研究人际关系的Erica B. Slotter 和同事找来75对情侣,带他们到装有摄影机的房间里,请他们找一个一直没被解决,而且短期间也没有办法解决的相处问题,好好讨论一番。然后Slotter 给情侣们5分钟聊一些跟先前讨论的冲突无关的事,他想观察这5 分钟里,伴侣们在切身感觉到关系受威胁之后(因为刚讨论完冲突),究竟是会自我保护的逃开,还是会做出亲近伴侣、修复关系的行为。

不意外地,那些原先就很有安全感的人,比起逃避依恋者表现出更多的亲近行为,但在“质量优良”恋情中的逃避依恋者,比起在“质量不良”中的逃避依恋者,更愿意放下害怕、亲近伴侣。换句话说,连挑战自己的恐惧,打破防卫去接近对方这么困难的事情,逃避依恋者都能因为爱而跨越。Slotter 指出,即使他们感觉到这段关系正遭遇威胁,还是愿意因着爱,冒着受伤的风险,靠近对方,不再躲藏。

险境,是检视自我的最佳时机

“你喜欢这段时间以来的你吗?”我问Marcia

“喜欢,但还有点不习惯。但这真的是我吗?”她说。

险境,是检视真实自我的最佳时机。改变往往是交错着一些不适应、一些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但是真正能感受到这个改变、这段关系是否值得的,只有自己。Lewis 的外派异地,恰好为这段关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根据Slotter 的研究脉络,如果是真实的改变,在关系遭受威胁时将更趋明显。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那些假装或不愿意变成的部分将会随时间褪去,留下爱最诚实的证据,”我说。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