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是怎么回事?

  • 2014年9月28日
  • 德中心理

“石家庄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中心”,“石家庄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石家庄德中心理”,“石家庄心理实习”,“石家庄心理督导”,“石家庄心理医生”

            石家庄心理咨询

宅,是怎么回事?

——(武志红)

 宅,可以理解为轻量级的自闭症。宅,即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封闭的目的,是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切断人际关系。必须是切断在家里,因家的一切,是宅人所熟悉。熟悉,本质上是一种掌控。即宅人的居所的一切,都是自己完全熟悉,完全掌控的。

    出门,进入到纷繁的世界中,宅人会慌。慌,是因失控,因觉得外部世界对自己不够友好,自己掌控不了。所以,宅人出门时会找一个控制物,如手机,如iPad,或一本书,或其他,拿着它们,与它们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关系圈,既有自我掌控感,也可不必将注意力投到外界。

    出门前,宅人会磨蹭,磨蹭是一个仪式,一个进入到不能掌控的外部世界的必然仪式,仪式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掌控感。在熟悉的家里做做这个,做做那个,碰碰这个,碰碰那个......这一切都是自己熟悉,自己所能控制的,碰触它们,就有了掌控感——也即安全感,然后就觉得积攒了一些勇气和力量,可以上路了。

    从外面回到家里,宅人也需要做一些事情,好让自己回过神来,重归自己的洞穴中。一严重的宅男,聚会回来,必须上一会儿网,玩一会儿电脑,或做些其他习惯性的行为。他说,聚会比较开心,但带着这份开心,没法入眠,而做这些事,就像是切断了这份开心的流动,心会变得平静很多,就可以入眠了。

     宅人进入外部世界时,必须做很多准备工作。他理智上知道,这些工作没必要,但他忍不住要做,原因还是控制感。外部世界似乎随时都有可怕的失控发生,为了应对这些失控,宅人会进行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好杜绝失控的发生。

    读了这些文字就会知道,宅人的一切特征性行为,都是为了对付失控,都是为了增强自我掌控感。这是为什么?

     和很多宅人,尤其是一些很严重的宅人深谈后,发现核心原因,是母婴关系的挫败。宅人怕的是整个世界,只有在他小小的地盘上才不慌。对于婴儿,妈妈即整个世界。若妈妈和婴儿建立了爱与温暖的关系,婴儿会将外部世界知觉为对他善意的,他无须控制,因很深的感觉已经形成——我可以控制这个世界。

     我可以控制这个世界。控制这个词还是很对,或者说,很不对,更准确的表达是——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这种感觉,源自温尼克特所说的“客体使用”的概念,即婴幼儿有那种自由度——我可以自由地使用妈妈,而不必担心被妈妈拒绝甚至攻击。比客体使用更重要的,是母子之间的情感链接。

     母子间有了情感的链接,婴儿一开始就体验到了流动的美妙,流动的美妙,是治疗自我掌控的根本。享受到流动的美妙感的人,才能放下自我掌控,也放下对别人的掌控,从而可以轻松自由轻松地进入到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因为,不管多么复杂,重要的都是流动。

    为了追求自我控制,宅人最常使用的策略是减少刺激,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刺激,无论好的刺激还是坏的,都要减少。并且,当刺激进入时,他们要对刺激进行很多处理工作。于是,面对刺激,他们就显得反映迟缓。不过,宅人有一个好处,他们容易对刺激进行深处理,导致他们会有某一方面的专长。

     宅人的自我控制,有时也会反映到身体上。即,他们的身体会僵硬不灵活。非常严重的宅人,因过度的自我掌控,他们的关节会变得极其僵硬,这导致他们年老后,关节有各种疼痛。放松,尤其是一个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加上爱抚,会让他们的僵硬松动很多。

     肯定有人会问,如何治疗。先请了解自己宅的心理,然后,带着宅的心理,走向更宽广的世界。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外部世界对你的欢迎和善意。关键是,制造机会,让自己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流动的美。流动的美,是治疗自我控制的根本。
关系:心理治疗的核心因素(武志红)

心理医生若自己碰到问题,他也需要去找别的心理医生做治疗,而不是全由自己解决。

    这种方式被称为个人体验。最近,我的一个咨询师朋友H做了六次的个人体验。我征得了他的同意,在不透露其姓名的情况下,把他个人体验的过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以说明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心理治疗中,决定性的因素是关系而非知识。关系对于我们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下面三句话:
    问题,在关系中产生;问题,在关系中呈现;问题,在关系中疗愈。
    第一句话的意思即,绝大多数心理问题产生于关系,一般可回溯到当事人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等亲人的关系模式。这一点,我的许多文章都谈过了。
    第二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童年关系模式的问题,会在成年关系模式——譬如爱情、友谊、同事等——中呈现出来;第二,童年关系的问题,可以在当事人与心理医生的关系中呈现出来。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有自我反省的习惯,但单纯的自我反省必然有盲点,一个人哪怕做再多的自我反省,也可能会碰触不到这些盲点。并且,自我反省远不如关系更能呈现问题。
    第三句话也有两个意思:第一,现实中的好的关系,可以治疗我们童年关系模式中的问题;第二,心理医生与来访者的好的关系,可以让我们疗愈。前者影响可能会更深,但可遇而不可求;后者更有操作性,也更容易实现。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