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育儿分享

  • 2019年9月9日
  • 德中心理

 

第一,不要让孩子对学习、对任何事物的认知失去兴趣。

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后甚至在幼儿园时就给孩子报了课外班,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例外,儿子5岁半的时候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可能是对钢琴的好奇或是入门比较简单,他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进度也很快,在老师的鼓励和夸奖中,他找到了成就感。可是一年之后,随着练习内容难度的加大,他渐渐地开始讨厌练习钢琴,每次弹琴都很痛苦,甚至要大哭一场。除了心疼孩子之外,我明白,学习任何一件事物兴趣是最重要的,这样,在认知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愉悦,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不言放弃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呢?我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儿子。因为他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有自己的思想,我应该尊重他。作为妈妈,我首先希望的是他快乐,不希望他内心中的超我过于强大,时刻处于一种和本我斗争的状态。在我和儿子沟通之后,他给了我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给他一个学期的休琴期。我对于儿子成熟的思考又惊又喜,我庆幸自己没有逼迫儿子。一个学期之后,他主动跟我说可以开始练习钢琴了。就这样,儿子一直坚持练习了下去,顺利通过了四级考试,现在正在备考六级。

第二,要懂得言传身教,抓住无形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小到一句话,大到一个习惯、一种品质,都会从孩子这面镜子反映出来。一次,儿子对我说:“如果我长到你和爸爸这么大就好了,就不用学习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面对儿子的问题,我不想讲大道理,而是在他学习钢琴的时候,我也跟着一位老师学习古筝;在他阅读的时候,我也会在笔记本上摘抄一些读书笔记,写一些心得;在他写作业的时候,我也一起学习,通过了学位英语考试;在他选书的时候,我也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图书;他有心事的时候,我会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为他疏导。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你不是一个一般人。”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我很开心。做这些只是想给他树立一个榜样,让他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给他的问题一个恰当的解释。

第三,给予恰当的方法,顺势引导。

前几天,儿子在做有关《年月日》内容的数学题时,遇到这样一道题:某年五一劳动节是星期三,那么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当时他做错了,经过老师的讲解,改正了答案。老师的方法是:31÷7=4……3(天)。当天的家庭作业是根据出错题的类型,再出一道并解答。儿子出的题是:某年六月一日是星期二,这一年的七月一日是星期几?他解答之后问我是否正确,从他的不自信中我感觉到,这道题他并没有完全会。我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儿子说:“六月30天,7天一周是一个循环,所以用30÷7=4……2(天),根据余数2,往后数两天就是周四。”“说的挺好,”我首先给予了肯定,“可从六月一日到七月一日不是31天吗,为什么30做被除数?”儿子愣住了。从他的表情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对于自己的答案不那么肯定了。“你可以用最原始的办法,自己制出这两个月的日历表,看看你的答案是否正确。”我提示道。他迅速得出了肯定的答案。紧接着我给他出了一道题,这次稍微有点变化:某年六月一日是星期二,这一年的七月五日是星期几?儿子大悟:“这次应该用34去除以7。”“某年六月一日是星期二,这一年的八月一日是星期几?某年六月三日是星期二,这一年的七月八日是星期几?某年六月九日是星期二,这一年的七月五日是星期几?某年六月七日是星期二,这一年的九月五日是星期几?……”一连串的问题让儿子认真地思考起来,我也和他一起做,然后同时公布各自的答案,再去日历表中验证是否正确。看着一道道被解决掉的难题,儿子问我:“妈妈,你到底会不会这道题?”我笑了笑,说:“不会。”儿子不信,反问道:“你不会怎么教我的?”我说:“第一,我没有教你,只是提出了几个我不会的问题;第二,我真的不会,可我们一起思考的过程就是我解决这道不会的数学题的方法,从具体的日历验证到总结出抽象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利用旧的知识探索出新的知识,这就是整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儿子不时向我投去佩服的目光,同时自信地说:”这道题我彻底会了。”

第四,要有欣赏的眼光、足够的耐心、坚定的信念和一颗包容的心。

说到这一点,让我想到了儿子三周岁的时候。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能从1数到10,可他偏偏不会,无论我们怎么教。姥姥还是不放弃,用冰糕诱惑儿子,以至于一想吃冰糕,他就靠到冰箱门上,对姥姥说:“我想数数。”可效果还是不明显,一数到三就出问题。于是,我开玩笑地对家里人说:“我家儿子以后是学计算机的,二进制,用不到三,不要再强迫他数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积累,突然有一天他能从1数到了30,在姥爷的引导下他知道了数位表,上小学之前就会读十二位的大数,在和别人比数大的时候,在对方的数字之后加一即可,理解了1的奥妙。通过这件事,让我反思到:做你该做的,耐心地等待,花儿一定会开,即使它是一棵草,也能长得挺拔、翠绿。

第五,要践行一条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容万千人”。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