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屡次检查后却查不出原因,医院门诊接诊人群中,有50%的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其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五科主任蒋葵介绍说,临床上就曾碰到过病人觉得不舒服,怀疑自己得了肿瘤,他们带着疑问反反复复在医院检查,有的甚至查了好几年却查不出什么问题。最后医生会介绍他们去相关的心理机构就诊。
头痛、肚子痛、腹胀胃痛,很多症状是情绪带来的
心身疾病是身体的疾病合并心理的疾病,是“心”和“身”的互相影响。一方面是心理的疾病表现在躯体的症状,例如一个人最近心理上受了打击或者情绪焦虑受挫,可能出现心慌、胸闷气短、腹胀胃痛、皮肤瘙痒、头痛、肚子痛、腹泻、尿频等症状,这就是情绪影响了躯体。另一方面是病人本来就有冠心病、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同时还合并有心理焦虑,失眠等伴随的心理改变,以上这些疾病都统称为心身疾病。“这些病人越来越多,有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成天去医院检查,各种化验拍片,都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可是就是不舒服。”李忠艳说,“这部分病人在门诊能占一半以上。他们很痛苦,做了一堆检查,没病却就是不舒服,我们称为‘逛医doctor shopping’,这类病人就应该看心身门诊。”
没有心血管疾病 也会心慌气短胸闷胸痛
“心身门诊是一个统称,是分布在各个科室的。需要各个科室的医生有识别处理这部分病人的能力。医院也将成立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的‘双心门诊’。主要是诊治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人,这部分病人可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能是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有焦虑抑郁表现在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患者。
如果患者被排除器质性病变,首先可以自己主动调节,放松心情,换一种生活方式,从情绪中走出来。科曾接待一位30岁的年轻母亲,她亲眼看到同事猝死在办公室里,从那以后,她就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每天觉得胸口痛,天天做检查求医,生活变得一团糟。医生告诉她心脏没病,她还是不放心,抗焦虑抑郁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来去了心理咨询机构,经过专业心理咨询才好转。”
貌似哮喘 其实是急性焦虑发作
心身医学是精神医学的一部分,人的肉体与精神,两者之间往往相互影响。长时间的不良情绪会导致躯体的疾病,躯体疾病本身也会加重精神的焦虑。中国的文化环境使大家觉得身体有病是可以接受的,而心理疾病却不能接受。
“医生在临床会诊的时候,发现很多患者胸闷、气短,所有检查做到最后什么问题都没有。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人的躯体,例如孤独老人,在入院后觉得病治好了,出院回家马上又胸闷气短,问题的根源在于孤独,这个问题不解决,身体会一直不舒服。还有一些六十多岁的老人,总觉得自己还应该像四十岁那样运动生活,心理上不服老,身体体力又跟不上,就出现了各种躯体问题。面对这样的病例,我们会帮助老人调整心态。前天从呼吸科来了一位八十岁哮喘老人,使用哮喘药物时就会抽搐,最后经过检查发现,老人在老伴去世后一个人生活了五年,她很孤独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这五年,她很多时候的发病并不是哮喘,而是急性焦虑,此时若使用哮喘类药物就会加重症状。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人的心理会产生多种压力和冲突,如果个体没有很好的心理成长或完善过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出现心身疾病,主要是压力大导致的。当出现严重心身疾病的症状时,首先应该承认自己需要医生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勉强自己硬扛,最好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找到问题根源,解决问题。将心理治疗与生理治疗结合,寻求更好的治愈效果。”
文章来源:新浪网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