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九月下旬,我的第二个女儿,她正在上小学四年级。那天,我接了她放学,看到我她非常开心的跟我说,妈妈,我报上了我们学校的乐高社团,你知道吗很多小朋友都想报乐高,我就抢上了一个名额,你说我是不是很厉害呀!我马上回应她说,我真替你感到高兴,你能抢到一个名额,说明你很厉害呀!她兴奋而自豪的跟我说了跟爸爸说、跟姐姐说,感受到的是她心里是乐开花儿的样子。
第二天放学见到她了。一副很沮丧的样子,看上去是忍着不哭的样子跟我说,妈妈乐高的社团我参加不了了,老师说,我没有报上名没有我的名字,乐高人数已经满了,我只能去魔方那个社团了,我不喜欢魔方,我不去那个社团,我不上社团了,你帮我请假吧!听她说完这些,我也感同身受的心里难受,我问她是不是感觉很委屈?她说我也很生气!我问还有呢?她说我觉得很不公平很生气,很想打人,我重复说,你很生气,也很委屈,也觉得被不公平对待了是吗?他说是的,我就是很生气很生气!我问那你想怎么样会舒服点呢?她说我上不了乐高我就不上社团,魔方坚决不上。我说好,我尊重你的选择,我把你的想法跟老师说一下。然后我微信跟老师说明了情况。我通过微信把孩子这两天的经历和感受跟老师说了,我跟老师说我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上社团了,老师回复说社团是学校安排的半天的时间没办法不上。老师还耐心地解释了,为什么她没有报上。原因是,老师是让学生登记的,而那个负责登记的同学漏写了她的名字,所以老师说不知道这事儿。老师还主动答应,第二天先参加一次魔方社团,然后如果乐高还有空位的话就让她转入乐高,我把老师的解释跟她学了,她还是哭着说不上魔方我死也不上。我说好,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不上魔方,那如果学校不允许回家你怎么办呢?他说反正我不上魔方。我说,你看我有个办法你可以参考,如果学校不允许回家,你还必须要跟去魔方社团的话,你可以在那儿坐着,可以不参与就瞪着眼在那儿歇着,或者怎么舒服怎么呆着,你怎么做都可以,只要不影响别地同学和老师就可以,这个过程她在不断释放她的情绪表达她的愤怒,她哭是觉得委屈,而我感觉我什么都做不了,只有陪着她、理解她感受她、听听他的愤怒、她的委屈……。这件事儿到这儿,然后我开始陪她玩儿游戏,她的情绪很快就愉快起来了,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我感觉她的情绪都释放了。
第二天一早。爸爸送她去上学,我去上班儿。我们打开家门儿按下电梯。她突然说等一下,我去拿我的魔方,我看到她迅速跑回房间把她的魔方找出来放进书包,带着她的魔方高高兴兴去上学了,看到她这一举动,我心里特高兴、特舒服。
等她放学回家以后我问她,今天在学校感觉怎么样?她说很好啊很开心!我又问,那你上社团了吗?她说我上了呀,那个魔方可有意思了你看,说着她嗖的从书包里拿出魔方,非常快速而熟练地转动起了魔方,我真的是被她转动魔方的熟练速度惊到了!她接着说,妈妈,其实那个乐高没意思,东西也不全,还是魔方好。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其实我们的孩子知道该怎么做,即使孩子还有点小也一样。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接得住孩子的所有情绪,即要做孩子的容器,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就是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抓住机会,比如遇到小挫折、小困难时就是培养孩子自主、独立、自信……的最佳时机。相反,威胁教育、交换教育、简单粗暴式的教育、自我牺牲和控制教育……是残害孩子的是不可取的。
我分享出我自己对待孩子的经历需要一些小勇气,如果能够对有孩子的朋友们有所启发,就实现了我的初衷。我做的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最好的,但是真实的,是我目前阶段能做到的最理想的。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