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案例督导案例

  • 2018年7月6日
  • 德中心理

大家好!2018中美班周三(6月27日)案例背景如下:

患者26岁,汉族,女性,初中学历(中专未毕业,但获得了学历),目前未工作。

患者因“人际困难,无法维持工作,反复身体抽搐”来访。

患者从小学6年级开始出现自卑退缩,恐惧社交,当时有被孤立的情况,几乎没有朋友。在拒绝了一个“问题”男生的表白后,非常害怕其伤害自己,达到不敢上学的程度。一次去同学家时,突发斜颈,眼睛上翻,后加重为全身抽搐,当时意识清,过程能知晓,急诊对症支持治疗2-3天后好转。返回学校后又开始发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医院诊断“癔症”。对几个不和的同学有极端恐惧的心理,害怕别人针对,害怕被孤立、被欺负,觉得同学阴险。入睡困难,回避去学校。但否认当时有觉得被跟踪、监视、议论的情况、否认凭空闻声。转学至外地半年,期间情况可。上初中后,发现原来小学的老同学又分在同一所初中,出现不能投入学习、焦虑不安、回避社交、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家人认为是患者自己的问题,故和家人发生冲突、非常气愤。虽然考上了高中,但是拒绝去上学,感到非常孤独,与人相处紧张、恐惧。怕万一有人尾随,看到一些农民工男性,会担心他们伤害自己,故恐惧外出。甚至和父亲单独相处也别扭,不敢穿性感的衣服。读中专后,有时感到自卑,但有时嫌弃同学不务正业,和他们格格不入。焦虑明显,控制不住反复抠手,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压抑大哭。中专读不下去,但工作也难以坚持,频繁换岗位。感到自己像带着一个面具,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自卑、焦虑、退缩,感与人相处拘束,怕出丑。2012年看神经内科,诊断“惊恐发作”,服用西酞普兰,具体剂量不详,服用2-3天后出现震颤、抽动情况,并逐渐加重。2013-2015年反复在当地精神科医院住院,平均每个星期发作全身抽搐1-2次。予以氯硝西泮(剂量不详)、舍曲林100mg/日-150mg/日治疗,情绪及抽动症状时好时坏。患者交替服用过多种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剂量不详。回忆只有奥氮平效果可。其他药物嗜睡、坐立不安明显。反复有自杀想法及计划,但未实施。持续和家人关系不好,觉得家人不理解自己,反复冲突。2017年夏季至今,发作次数有所减少,1年4-5次。目前仍反复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大,饮食不规律,有时暴食,有时进食少,无催吐、过量运动等行为。对体重无过度在意。体重无明显改变。入睡困难,早醒。仍偶有自杀想法,会故意穿很少的衣服,让自己生病,称要折磨自己。有一个“男友”(目前男友已婚),平时网上联系,感到只有他能接纳、认可自己,能给自己带来信心。但仅仅限于虚拟世界。现实中也见过面,但感到和想象得不一样,拒绝了做男女朋友的邀请。表示想利用他进行脱敏,克服与人交往的恐惧心理。目前的用药方案为:舍曲林50mg qd,阿普唑仑间断服用。患者想找工作,但是认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对未来迷茫。

既往史:体健,无特殊。

个人史:父母均是农民工,有一个大6岁的姐姐。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父亲经常批评、贬低自己,进行言语攻击。儿时与父比较亲密,但10岁时问父亲一些性方面的问题,父亲说自己“肮脏”,与父亲的关系开始变差。一直与母亲感情疏远。父母早出晚归,陪伴少。姐姐情绪平稳,与姐姐关系不好,指责姐姐爱控制自己。与家人们冲突多。月经基本规律,但有推迟几天的情况,量少,轻度痛经。否认抽烟饮酒、吸毒史。

家族史:母亲爱焦虑,但未诊治。姑姑性格好强,有不详精神病史。余家庭成员无特殊。

诊断:1.边缘型人格障碍

2. 转换障碍

我的概念化:

这是一位26岁青年女性,因“人际困难,无法维持工作,反复身体抽搐”来访。患者从小父亲贬低、批评多,不接纳自己,与父亲冲突多。与母亲关系疏远。读小学时因为被同学孤立,受到创伤。加之遗传上有母亲焦虑、姑姑不详精神病的家族情况。这个患者是持续性病程,长达10年余。症状上有反复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恐惧与人交往,基本没有朋友。自卑、愤怒、对周围人不满。反复自杀观念。间断出现疑心重,怀疑别人害的观念。目前社会功能影响明显,不能继续学业、工作。人际关系差,与家人、同学、同事难以相处。故考虑第一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个患者于小学6年级及2012-至今,这两个时间段反复出现发作性的全身抽搐的症状,发作过程中意识清,能回忆,脑电图等相关检查(-)。考虑为心理冲突、明显负性情绪等转换而来。故考虑第二诊断为转换障碍。

治疗:

1. 生物:运动:鼓励患者规律运动,1周3次,1次30分钟起始。日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药物:这位患者有用药倾向性。诉只有舍曲林及奥氮平有用,其余多种药物没有效果、副反应大。故考虑将舍曲林增量至75mg -100mg Qd改善情绪,加用奥氮平2.5mg-5mg Qn改善自杀、自残冲动。

2. 心理: 焦点解决:建议患者写心情日记,比如,什么情况下躯体症状好些?什么情况会刺激出现躯体症状?找到例外。

DBT:做心理健康教育。解释DBT的来源及作用机制。介绍三大组成部分“正念、CBT、情绪调控”,及“接纳-改变之间的平衡”。本欲布置正念的练习,患者表示暂时不想做,故没有再坚持,鼓励今后再进行。建议需要长程的心理咨询并推荐治疗师。

患者表达了担心“心理治疗会强迫自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讨厌世人认可的那种积极乐观的形象。不愿意做这样的心理治疗。”向患者做解释工作,心理治疗不是让其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做调整,让情绪稳定。并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性格是好的,只要痛苦减轻、不影响社会功能就可以。而且心理治疗是不可能让你变成另一个人的。

3. 社会:先不着急找工作,可以等治疗后心情稳定一些再进行。未来方向可有两个:1.直接找人际关系简单的工作,比如仓库管理员等。列举了本人既往一位类似来访者的经验来提高患者信心:那位患者与你情况类似,本是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同事冲突多,自残、崩溃明显。后换到厨房岗位后情绪明显缓解。2.患者想再参加学习、提高技能。建议学一些人际压力小的技术类专业,比如会计。

需督导的问题:

1. 这个患者是用“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合适?我考虑再三,还是添加了转换障碍的诊断,因为此症状比较突出。请老师指导这样考虑是否正确?

2. 用药方面,这个患者有自己的选药倾向性,用药方案是否合适?

3. 请老师在患者如何择业方面给予指导。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