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才是饱满

  • 2017年10月3日
  • 德中心理

“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咨询”."河北省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中心”."石家庄心理治疗".”河北心理咨询“.”河北心理咨询中心“.”河北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医生”.“石家庄心理”.“石家庄德中心理”.“石家庄心理实习”.“石家庄心理督导”.“个人体验”.“个人分析”.

真实的才是饱满

 很多女性抱怨说,她们被言情小说和浪漫爱情电影害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找不到那些作品中的理想男人,所以她们的亲密关系屡屡受挫。

的确,小说和电影里的男男女女,大多都是想象出来的,他们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品质和卓越能力的希望。我们身边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配得上这样的希望。也许在亲密关系开始的时候,由于了解的不完整,还可以把想象的美好投射给对方,但相处时间长了,那些不那么好的部分就“原形毕露”,失望后的愤怒,把两个人越推越远。所有这样有些伤感的故事,似乎都在证明一个定律:文艺作品里的人,要比现实中的人更好。

但事实却可能并非如此。单看那些作品中的人物,至少有两个原因,使他们也许并不那么好。第一是所有的描述人物的手段,都不可能穷尽一个人的全部真实,或者说,那些人物跟现实中的人相比,饱满度是不够的;第二是为了避免失望,阅读者或观看者会用自己的想象补充作品中人物的不饱满,所以那些人的好并不是真正的好,而是我们赋予他们的好。

现实中的人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们呈现的是全部的真实,立体而丰满;其次,他们会努力做自己,而不被我们的想象“制造”;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他们是“活的”,能够给对方以即时的、恰当的回应。这一特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从他人的回应中确认自己活着并且有价值。很显然,文艺作品中的任何人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比如你无论多么喜欢令狐冲,他都不可能面对面跟你喝酒,还反馈说你酒量真好啊。当然,如果你有幻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用文艺作品中的人打压身边人,是一个问题。其深层原因可能是自恋。意思是,我的人格如此虚弱,无法承受跟“活人”玩的巨大压力,因为那些“活人”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不会总是听命于我,这会让我自恋受伤;而跟那些“作品人”玩就不一样了,我在自己的脑子里,几乎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这样的自恋性回避经常伴随抑郁,这表示当我这样做了的时候,我的潜意识是知道我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抑郁是对丧失的过度哀悼。

除了自恋,还可能是生命力的巨大压抑。跟“活人”玩,可以更全面深刻地激活自己的生命力。如果我习惯于压抑,那这种激活就可能威胁到我人格的稳定性,或者会引发惩罚性的道德焦虑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逃避幸福”的原因。

 从时间轴上说,所有的回避现实,都是退回到过去。当我息交绝游在家里宅着跟书上或显示器上的人物呆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青春期之前的状态。那时我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我的榜样和镜子一样的人,所以在我成年之后,还需要继续这样的寻找。这是多少有点令人心酸的一幕:一个外表是成年人的人,受内心那个小孩的驱使,在找一个可以完全爱和被爱的对象。

 外表和内心都已成年的人,也需要理想中的关系,但他们对这个关系的需要,不再是百分之百:如百分之百的和谐、百分之百的互相满足、百分之百的完美,等等。他们的人格,已经成熟到了可以忍受缺憾。如果成熟的人格也需要什么是百分之百,那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真实。鲜活的生命,个个都是饱满而真实的。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