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咨询”."河北省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中心”."石家庄心理治疗".”河北心理咨询“.”河北心理咨询中心“.”河北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医生”.“石家庄心理”.“石家庄德中心理”.“石家庄心理实习”.“石家庄心理督导”.“个人体验”.“个人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一般性心理问题
摘要:
本案例是通过对一位“暗恋老师” 引起青春期抑郁迷惘心理咨询个案报告,通过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来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并加以分析商讨,并确定咨询矫正方案。为了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行为上的偏差,树立新的认知观念。通过这个案例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的情感上的关注。
正文:
一、一般资料:胡某,女, 17岁,汉族,高二年级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
(一)主诉:
情绪波动较大、不稳定,易幻想,时常一个人独自发呆,有时无原无故的对同学发脾气,上课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近6个月。
(二)个人陈诉:
我是高二的学生,最近心神不定,特别是上过英语课之后,见到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很阳光,第一眼,我就迷上了他。后来我感觉英语老师人很好,他总是在对我微笑,特别迷人的笑容,从他那灿烂的笑容中,我逐渐的喜欢上了我的英语老师,但是后来我发现他有自己的女朋友,而且关系很好,我感觉那段时间生活非常无滋无味。自从我感觉自己喜欢上他之后,我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时候,妈妈对我的管教很严格,从不让我接触男性,并对我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很厌倦男人。但是自从我认识了我的英语老师,我觉得男人完全不象我妈妈说的那样。我的英语老师很会关心人,上课时我要不舒服了,他主动的让我去休息,他也不象其他老师那样大声的骂我,总是耐心的教我,课余时间我遇见英语老师了,他总是在会心的对我微笑,我感觉他对我也有那么一点意思。在上其他老师课的时候,我要么是在发呆,要么是头脑中充满着英语老师的身影:他那优美的步伐,迷人的笑容,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使我不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课,从那以后,我的功课拉下了很多,考试成绩直线下降,老师找我谈话,我总是找各种借口加以回避。我现在很痛苦,为了能引起他的注意,我刻意地去打扮自己,这样下去,我就崩溃了,我的学习就彻底的完了,我想改变,但是我现在很无能为力!
三、观察和了解到情况:
小胡1990年出生于某乡镇,幼年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是在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带着哥哥离家而去,从此就由母亲一人把她抚养长大,并且对她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她的交友上面,更是加以限制,不准她结交男性朋友,有一次她母亲看见她和不相干的男性在一起,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声批评一通,并且还说“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不要和臭男人在一起!”就这样,一直以来,小胡在母亲过度保护下读完小学和初中。但是自从她上了高中后,由于离家比较远,就住校,脱离了母亲的严格的管教,接触了更多的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有的在谈恋爱了,思想观念也有些变化,同时加上生理的变化,心理上有些小波动,但是一想到母亲对自己的严格的要求,也不敢去交男朋友。但是直到高二开学,见到英语老师时,她的心理开始波动了,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的声音,喜欢他走路的样子,喜欢他笑容满面的风采。甚至晚上做梦时都梦到英语老师,他们一起在海边沙滩上漫步起舞,月光下依偎在一起甜蜜的说笑,山顶上观日出日落……从那以后,她上其他课时,总是无精打采,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动力,每天都在盼望着能够上英语课,而且上课之前要花上很长时间梳妆打扮,为了就是能引起英语老师对她的注意。
四、评估与诊断:
评估:按神经症状临床表现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病程:符合病症标准至少三个月以上,评为2分。
精神痛苦程度:性格内向,朋友较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极端,不容易从情感旋涡中走出来。评为1分。
社会功能:同“老少恋”一样,“师生恋”绝大多数不会有好的结局,带来无尽的尴尬和烦恼。评为1分。总分4分。
诊断:一般性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总分为4分,不足6分
2)病程持续时间短
3)有自知力,
4)社会功能有一定受损
5)有一定精神负担重和痛苦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自行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性神经症鉴别:总分为4分,不足6分,不够神经症诊断标准。虽有情绪困扰,但不属于典型的心境障碍。
五、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
矫正来访者的不良行为,调整情绪,树立正确观念。
(二)中期目标:
1.消除来访者的认知观念上的偏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运用合理的调节方式,改善不合理认知。
2.疏导来访者,让其树立合理的人生观,爱情观。
(三)长远目标:
学会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塑造完善其人格特征。
六、制定咨询方案:
(一)方法与原理: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情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求助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
(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 来访者有权力了解咨询师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资格,有权力自己选择咨询师,同时在咨询过程中可以要求更换咨询师。
2).来访者有权力知悉、协商、选择咨询方案、收费以及咨询时间。
3.来访者有权力提出终止咨询。
义务:
1).来访者应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机构。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方面的有关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果有特殊情况应该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咨询师有权力了解来访者的与心理问题的有关个人资料。
2).咨询师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力选择和介绍更加合适的咨询师。
3).咨询师开展咨询工作时有权力与来访者商定方案。
义务:
1).咨询师有义务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资格,出示职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让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工作特点、局限性和来访者的权力和义务。
2).尊重来访者,不得因任何因素进行歧视对待
3).咨询师不得与来访者建立除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不得利用咨询关系谋取私利。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告诉来访者。
5).咨询师应遵循相关的原则:如中立与保密。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与次数:每周一次;共6次;300元/次
咨询费用:1800元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的划分以及阶段完成任务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通过摄入性会谈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评估诊断问题,确立心理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2.心理帮助阶段:心理咨询的核心阶段,重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上的偏差,建立合理认知观念。
3.结束与巩固阶段:回顾总结咨询,帮助来访者把所获得的知识体验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改变认知行为模式,促进自我的成长。
(二)具体过程
首先,尊重接纳来访者,让他尽情尽可能的倾诉内心的痛苦,稳定来访者的情绪,在已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咨询师探究来访者的认知行为信念。
时间:每周一次。
目的:1.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进行咨询分析并加以矫正。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认知行为疗法。
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咨询关系建立
1.填写咨询登记表格,询问基本情况,介绍有关事宜和规则。
2.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验(选取因素 I—敏感性和因素 M--幻想性测验)。
3.确定咨询目标和基本构架。
4.与其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索来访者内心真实想法。
5.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我喜欢老师”是由于自己的认识上的偏差。
下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一段谈话过程:
咨询师:你好,请坐,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小胡::哦,我最近,不,有一段时间以来都很困惑……
咨询师:没关系,你慢慢的说。
小胡::最近我非常的痛苦,我爱上了我的老师……
咨询师: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说看?
小胡::开始我不确定,可是同学们都说我喜欢上了我们的英语老师。
咨询师:哦。可以谈谈你对你英语老师的感受吗?
小胡:他年轻阳光,第一次见到我的英语老师,我就迷上了他。后来我逐渐感觉他是幽默落落大方的一个体贴入微的男人,慢慢的我都盼望着每天都能够见到他,甚至晚上经常做梦都会梦到他,白天上其他老师的课时,在上其他老师课的时候我要么是在发呆,要么是头脑中充满着英语老师的身影。嗨!现在我满脑子里都是英语老师的身影,挥之不去。
咨询师:那你最近有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变化吗,比如说是学习上的?
小胡:是的,最近我的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班主任老师也批评我几次,可我总是听不进去,所以我就来这里想让您帮帮我。
咨询师:……
小胡::……
通过与她的谈话中我基本上可以确定她存在着“暗恋老师” 情节,进一步交谈中了解到她的家庭基本情况:单亲(母亲),父亲在她小学三年级时,就带着哥哥离家而去,从此就由母亲一人把她抚养长大,并且对她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她的交友上面更是加以干涉,不准她结交男性朋友,一旦发现就严厉的批评。
通过第一次和她谈话,基本上可以确定童年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她的影响是很严重的。由于父亲的离她而去,缺失父爱,母亲的畸形教育又让她的童年生活中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男性,造成她的心理发展不成熟,特别是认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以至于在她生理趋于成熟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体贴关心同学的老师,唤起了沉睡已久对父爱的渴望,同时17岁这个充满憧憬追求浪漫的年龄,再加上自己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很容易把自己的朦胧的爱情强加于父爱般的老师身上,就把自己想象中的爱情对象设置成了英语老师。从唤醒沉睡已久的父爱的那一刻起,她就走进了自己的幻想的世界。通过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验(选取因素 I—敏感性和因素 M--幻想性测验)结果也表明她有一定程度的幻想倾向。
第二阶段:认知行为疗法(REBT)
首先求助者肯定了上次会谈的情况,然后与咨询师一起分析他们上次的谈话记录,这样看来,和以前比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呀,情况也没有以前我认为的那么糟。于是商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REBT):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该方法重视不合理信念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对诱发事件(A)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B)是导致情绪行为问题等等结果(C)的主要原因。
结合小胡的情况确定A、B、C分别如下:
诱发事件A:英语老师对同学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唤起了小钱内心渴望的父爱
不合理的信念B:被唤起内心的父爱视为自己的爱情
事件的结果C:对老师的单相思
咨询师:你可以回忆起自己幼年时候父亲对自己的态度吗?
小 胡:那时我父亲很爱我很疼我,每次回家都买好吃的给我。
咨询师:你对父亲是什么态度,至少是那时。
小 胡:我那时很爱我父亲 。
咨询师:在你父亲离开之后呢?
小 胡:我母亲就不让我说起父亲,每次说到他时,妈妈就会不高兴或者就骂我。
咨询师:你想父亲吗?
小 胡:想,但是在妈妈面前不敢,怕她伤心。不过我经常能想到他带我到海边玩,一起去爬黄山……特别是晚上时经常会梦到爸爸牵着我手去玩。
咨询师:那你现在再回忆你最近梦到老师的情形,他们之间是否有些相似
小 胡:(沉思…)哦,有点。……
她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我是把我的英语老师当成了我那年轻时的爸爸了。接着咨询师和她一起分析出她的几个不合理信念:1.把情感强加地等同于爱情。 2.难以接受现实,把想象中的事情混扰成现实。3.自己应该独自分享老师的爱。
然后让小胡自己安静地沉思一段时间。当她再次开口时,脸上露出了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原来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一些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同时告诉小胡,她的情况还处于不是很严重的阶段,没有走向极端,如:他也一定接受我的爱,一定要嫁给他等等。
为此建议小胡要树立人际交往观念:让她明白以前她母亲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要加以改正,因为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需要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没有性别限制,与异性交往是我们社会化重要途径,在同异性交往中我们可以汲取异性品质中优良的部分,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还可以展示自己的女性美。但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保持空间距离,不超越友谊的界限;要理智把握自己的感情;决不做出有损自己尊严的事,要避免过分的热情和亲近。
八、效果评估:
经过几次的咨询治疗后,小胡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课堂上一般也不再走神开小差了,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对英语老师也不再向以前那样迷恋了,不再幻想着自己可以和英语老师比翼双飞了,而且对其男同学也能正常交往了,学习更加的积极,和同学来往也多了,而且不再向以前那样经常趴在桌子上发呆了。用小胡自己的话说“我现在的人生目标明确了:好好学习,找份好工作,将来回报妈妈,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咨询师评估: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转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易将爱恋转移到年轻的异性老师身上。因为师长是青少年首先认识、效仿的楷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往往会由尊敬、爱戴进而转向爱恋。然而爱上老师的学生往往又是惶恐不安的,如果他们得不到正确对待,便会走向极端,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如果家长、教师和青少年自身都注意学习基本的心理知识,进行正确的青春教育,包括接受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将可能大大减少青春期的困惑。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认知偏差导致情绪行为紊乱的依据。
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验(选取因素 I—敏感性和因素 M--幻想性测验)也进一步显示出她的幻想情绪有了很大的改观:
因素 I—敏感性:4分 因素 M--幻想性测验:3分
注释:
抑郁症: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轻型病人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稍重的人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和、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自责自罪、幻觉妄想、食欲不振、体重锐减、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伍新春:《行为矫正—心理咨询与治疗矫正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55-260页。
2.和田秀树:《感到抑郁的话就读这本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215-270页。
3. 朱月龙:《心理门诊--听专家讲述心理治疗》,海潮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55-260页。
Copyright © 2008-2024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