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

  • 2017年6月8日
  • 德中心理

“石家庄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中心”."石家庄心理治疗".”河北心理咨询“.”河北心理咨询中心“.”河北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医生”.“石家庄心理”.“石家庄德中心理”.“石家庄心理实习”.“石家庄心理督导”.“个人体验”.“个人分析”.

 

教育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

我是一个老师,我经常要和孩子谈话,也要和父母谈话,偶尔也会跟老师谈话。我常常看到孩子面临抉择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要什么。”

他们在谈自己的时候,常常让我觉得,那个“自己”好遥远,好像不是他们认识的人。我就在想,怎么会这样?后来才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教养的过程中,不被允许成为他自己。

所以常常会问老师或父母,你们愿意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吗?

而他们的回答都很肯定,“可以啊,我当然允许孩子成为自己呀。”

我接着会问,“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意志吗?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吗?当个工程师或者服务员,你们都不会干涉吗?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性取向吗?他可以当一个异性恋,也可以当一个同性恋,也可以是一个跨性人。你允许吗?你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吗?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他可以认识自己的情绪吗?”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大人会安慰孩子:“你不要生气,你再生气爸爸就生气咯。”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大人会说:“不要难过了,别想那么多,没事啦。”

当我们这么说了的时候,他就不难过了吗?

尤其男生,他的身体里面从小就被教育要刚毅,不能随便流眼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难过的时候,他可以流泪吗,他可以承认他是伤心的吗,他真的认识他自己吗?

比如说,我要来TED演讲了,我跟老师说我害怕。我的老师会跟我说:“不要害怕,你把台下的人当西瓜。”有时他们还会给我建议:“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可这句话一说出来,我就离自己更遥远了。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害怕,那我怎样相信自己呢?一个孩子从这么小长到大人,他跟他的情绪就失去了连接。他不认识自己了。

有一个妈妈问女儿中午吃什么,女儿跟往常一样,回答:“随便,都可以。”妈妈说:“不要随便,今天什么都可以吃,你来点,我都会满足你。”孩子听到这里非常开心,还认真地跟妈妈核对,“妈妈,什么都可以吃吗?”妈妈说:“都可以,你说吧。”孩子想了很久,妈妈开始催女儿,“叫你自己想了,你又想不到了,赶快!”

一只鸡被装在笼子里太久了的话,就算放出来,它也不会走路了。一个孩子常常被规定要这样要那样,有一天你给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孩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心地说,“我想吃盐酥鸡。”妈妈脸色就变了:“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盐酥鸡太油腻了,换一个别的。”孩子双手托腮,又想了很久才说:“我想吃布丁。”这次妈妈火气来了:“布丁不能当正餐,中午要吃正餐的!”

这算是尊重孩子意见吗?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爸爸对孩子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啊?”可是当孩子说出了自己的选择,父母又常会皱着眉头问,“你真的要这样做吗?你想清楚了吗?”

让孩子说了以后,爸爸的回应却让孩子非常沮丧。孩子应该相信的是爸爸的表情,还是他的语言。如果孩子放弃了选择,父母还会义正言辞地说:“我答应你啊,是你自己不要去的。我本来就很开明。”

哦,这是开明吗?这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吗?

一个从小就意见不被尊重的孩子,他长大之后,会是怎么样呢?这样的孩子,不能接触自己真正的内心,打从内在就不能接纳自己。

曾经有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向我求助,孩子已经辍学了。她不愿意去上学,原因是她在学校里没有朋友。

于是我问她,“你愿意跟自己做朋友吗?如果有一个你站在这里,你愿意跟她做朋友吗?”她听到我这么奇怪的问题,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愿意。”

“因为我觉得她很糟糕,她不是个好孩子。”

一个耶鲁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说:一个人要有良好人际关系,他才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可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源在哪里?跟自己的关系。

在教养的过程中,我们让孩子跟自己的关系变得很差劲,因为我们漠视了孩子内在真正的感觉,内在真正的想法,内在真正的需求。

我常常问,你最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问大人不准,问孩子最准,孩子往往会说:“快点!快点!功课做了没!澡洗了没!赶快去睡觉!”

孩子任何的事情,他提的一个想法,他提的一个情绪,他遇到的一个困扰,我们都应该真正倾听,与孩子发生一种联结性的互动。在这个联结性的互动中,我们才能渐渐引导孩子,认识他自己。

那么孩子才能学会接纳,学会爱自己。当他跟自己有了比较美好的关系,我想他跟世界的关系,也会好一点了。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