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

  • 2015年10月1日
  • 德中心理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

 如果在综合医院中你去问其他的专科医生,他们可能会认为把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放在一起讨论是多此一举。因为他们一般不认为自己的病人在用药物治疗专科疾病期间接受心理治疗会是个禁忌。>

可是为什么以心理治疗为出发点来讨论时似乎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呢?这个话题并不是说心理治疗想要禁忌用药,而是因为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在治疗中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成长,并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恰当的处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我的观点,要讨论此关系须先设定某些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产生某个倾向性的结论。>

1.从疾病的性质出发,(以CCMD-3为线索):
  癔症、应激障碍、神经症性的问题,往往是可以独用心理治疗来解决。尽管治疗初期有时会让人感到艰难和失望,但只要能解决好阻抗使治疗进行下去,其结果多数会令人鼓舞,而且会让人对心理治疗产生信心和有成就感。
  人格障碍:犹如先天性生理缺陷对于生理疾病,人格障碍者对于心理治疗也是一个“大手术”,几乎无药可治。想解决问题,主要须经长程心理治疗的艰苦工作方能起效。因为这样的病人建立治疗关系很不容易,而治疗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恢复他们包括人际关系在内的社会功能。药物只是临时的用于改善精神症状。
  情感性精神障碍:纵然治疗师的本领高强,也难取代情感稳定剂的作用。但心理治疗的作用是任何情感稳定剂无法达到的。两者均很重要。
  精神分裂症:许多医生正在作心理治疗的努力,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然占主导地位。
2.从治疗的目标出发:
  心理治疗的目标往往不是由治疗者一相情愿地提前拟订的,它需要与患者讨论来决定,双方不一致时最好向病人的愿望靠拢。
  解除症状:仅仅是为短期的目标,减轻症状的痛苦吗?若是,在此目标下不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症状消失的越快越好。
  解决心理冲突:在此目标下要慎用药物,要考虑到用药是否会给心理治疗带来阻抗,是否会成为患者因为面对冲突、或发生改变时回避困难的借口和置换防御的依赖。
  重建人格:药物只是作为控制冲动行为的措施。当患者的行为在可以忍受焦虑的状态里时,药物的应用实属多余。
3.从心理治疗关系的意义出发
  精神分析性治疗师重视治疗期间发生的任何现象,对其都会给予潜意识意义上的解释,无论选择用药或不用药,这种潜意识的意义都要被治疗师自己清醒的意识到。心理治疗是一种运用人际关系的治疗,药物的加入犹如在治疗师和患者双方的移情关系里多出一个对象,从病人的角度看可能是在面对分裂的客体。
  当病人在心理治疗中要求用药:可能意味着病人潜意识中有分裂客体的愿望。也可能是一种阻抗的形式,或许患者不愿面对、或无力面对内心冲突,或许患者不愿改变、或无力改变自己,或许患者不愿结束心理治疗等等。也可能是患者的攻击性表达,如“心理治疗好象没有作用,大夫你给我开点儿药吧!”。也可能是患者的被动攻击,如“真该谢谢您大夫!您费了这么大的神。可我这人就是太笨,您干脆开点儿药让我吃吧。”
  当治疗师在心理治疗中提出用药:可能意味着他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担心,或许因为反移情中的阉割焦虑等的影响使他感到无力所致,用药可能是他在寻找一个让自己感到有力量、有帮助的信心,或许因为疾病性质所致。也可能是治疗师对病人攻击性的见储行动,一种是控制病人如“我就不信治不了你这怪病!我非得把你拿住不可,上药!”,一种是放弃病人如“算了吧,给这样的人费心真不值得。开点儿药拉倒。”
  协商用药:在治疗中医患共同协商用药的目的、对心理治疗所具有的心理意义、可能对移情的影响、及可能会造成的阻抗等,可以使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都不陷入盲目。
  如果说怎样把握心理治疗中的药物治疗,简言之:需要客观的看待疾病的性质、以病人的心理成长为中心目标、适当区分日常临床治疗工作与学术性研究的界限。一句话,治疗师最好随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张天布)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