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

  • 2015年7月30日
  • 德中心理

   

忘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

——爱上一个人吗?

《爱情有毒》摘录

把男友当“橡皮擦”和“备选股”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没有替代品

有个女朋友说,在她心中,爱很像是森林里的一个女巫,她是一个带有魔性的“圣诞老人”。不错,她的确会分发给我们爱情,我们几乎见者有份,但是她要比“圣诞老人”更认真一些——不会发了礼物就完事,而是要看看你是否真正尊重她送给你的礼物。如果发现你不尊重,她就要代表“月光”惩罚你,比如罚你到韩剧的情节里受受苦,熬熬痛,让你在爱恨情仇里煎煮烹炸一番,最后才能“成熟”,这样你才不会挥霍手中的爱的礼物,而是珍惜和珍重它:你对爱不尊重,那么爱也对你不尊重。

在和朋友交流中,我经常听到一个爱的理由,那就是:我爱上他是因为我想忘记过去。好像爱可以成为一个橡皮擦,我们可以用一个爱来置换另一个爱。我们赋予爱那么大的期望,但它不是偿还情债的亏空的,它更不能执行爱的橡皮擦的功能,因为它们从根本上就是两码事,或者说不是同一种溶液,犹如油和水的区别。

在用“此爱”替代“彼爱”的人的心中,爱不是爱,爱是一个人的胳膊或者大腿,他们渴望的是让别人帮助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或者从另一个层面说,他们已经否定了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像“寄生虫”一样寻求宿主,这个比喻可能太可怕了一些,不如换个温柔一些的:他们像婴儿一样,有奶就是娘。

凌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之所以接受男友,就是为了忘记过去,但是刚刚经受感情创伤的她(上一段感情失败),对热烈追求她的男友感到有些害怕,她害怕的是失去,所以总是很小心。她虽然已经是他的女友,但让他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也许这个距离可以让男友对她的爱降降温,那时她在竞争一个工作岗位,很忙乱,对他关心也少了。

但凌末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焦头烂额为工作而战的时候,为情感发狂的男友迅速降温了,他移情别恋,认识了另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实打实地爱上了凌末的男友,为此不惜和原来的男友分手。男友回老家过年十二天,没发来一个短信或打电话,而凌末反而越来越想男友了。她给男友打电话,他没接,给他发短信,他也没回,她完全蒙了,男友到底在想些什么?她明明觉得男友对她还是情深意重的,可是为什么转眼就好像从人间蒸发,对她不理不睬呢?

两个多月后,凌末竞争到了工作的岗位,却发现物是人非,得到职位失去爱情,男友已经陷入另一场爱情,全然不顾她了。凌末让男友做选择,男友说现在脑子好乱,冷静几天再选择,在后来的日子里,男友抱怨她,为什么在他那么爱她的时候不珍惜他的热情。

男友跟凌末交代了心里话:她到底什么时候能从上一段感情的阴影中走出来?凌末让他感觉很自卑,在她面前他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可他跟那个女孩交往却找到了自我,觉得自己才像个男人。虽然离开很优秀的凌末,他可能会后悔,但他宁愿后悔。

恨是爱的反面,攻击是取悦的反面,退是进的反面,而惩罚是奖赏的反面。这都是大废话,可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些尽人皆知的大实话,却做着和这些大实话相反的事情。

真正在爱中的人,是不嫌爱得太热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爱得不够热。你看夏天大街上的情侣们,两个人虽然一身臭汗,可是还是愿意腻在一起,恨不能把我安到你的身体里,把你安到我的身体里,正如元代管道升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是爱情的酣畅淋漓处的感觉,也许只有爱才能有如此强烈的程度。但是凌末却做出了一个与这种境界很不同的举动,居然在和男友确定了关系以后,把他“发配”到另一个城市,原因是想要集中精力在她的事业上。也许在这后面的潜台词就是:你碍我事了。

其实按理说,在她苦苦支撑的时候,爱情应为她起到一种后援队的作用,而不是一个障碍。但你看看凌末的态度就知道她对这份感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了。这份感情与其说感情,不如说是一种准感情,或者说勉强的感情,或者说疑似感情——其实不是感情。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也许她要的是所有感情的外在包装,比如一个男人的嘘寒问暖,一个男人的拜倒石榴裙,一个男人的宠爱带给她的存在感和安全感,让她感觉不是孤单地面对伤口。她也许只是要一个陪伴者,或者一个象征的陪伴者——事实上,她连男友陪伴都无法忍受,干脆把他打发得远远的,免得扰乱她的心情。

那么这个徒有其表的爱情如果只是一个爱的包装纸的话,它包装的是什么?也许只是她的上一段感情的故事。

也就是说,她接受男友的爱不是没有诉求的,没有人会真的做一笔赔本的生意,她之所以接受男友的求爱,不是做慈善,她希望这个男友的热情可以帮她忘记过去,但可惜后来发现,这个男友非但不能让她忘怀,反而让她更加烦乱。

也许她自己都能感觉到,这样的爱并不纯粹,甚至不真实,男友只是橡皮擦,她试图用他作跳板,将过去抛在脑后。

那么,是什么样的过去让她这么急于忘记?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一定让她非常痛苦,以至于将现在这个男友作为替代品,玩一场虚鸾假凤的游戏。

也许这就是对爱的一种不“尊重”,她的不尊重体现在,把一段没有多少动力的感情当感情,虽然承诺了对方,却没有真正进入关系。

凌末对男友的态度就是希望他是一个物品,比如说保温瓶,冷的时候焐一焐,烦的时候扔到一边去。这是爱吗?只是自欺吧。

也许凌末希望身边有个人,他能让自己不会太冷,让她知道自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就够了,这样她就不是被抛弃的人了!

有些在情感中受伤的女人,会用一个热烈求爱的男人证明自己不是没有人要的,可惜这很难真正弥补她内心的那个洞,无论多少人要她,她其实希望填补的那块拼图,还是离她而去了。

这是一种徒劳的证明,还是一种自欺。一段情感成为另一段情感的证明的时候,那么被用来证明的情感,已经成为工具,而不再是真正的真实的情感了。

如果你的心是冷的,那么别人的热度就会烫坏你,所以当男友爱她的时候,她会觉得热烈,宁可让他走得远远的。当她工作忙的时候她非但不寻求他的安慰——也许她不是没有需要,而是她的需要指向的其实依然是她的上一段感情,所以现在的这个男友反而是个障碍物了。甚至也许她可能在潜意识中给上一段感情的主人公一个空间,让他可以回来,而不会因为她身边的男人而放弃复合的念头。

无论怎么猜想,也许我们能确定的就是他们的关系离真实的爱情似乎有一段距离。

凌末的悖论在于,她和他有距离也许因为她本身没有准备好进入一段真实的感情,而她越想用他擦掉过去,过去就越明显。道具不会让她忘记过去,他承担不了她忘记过去的功能,因为那个记忆是在她的头脑里,而不是在他的头脑里。

这就是命运的诡谲处,很奇怪的是,我们越想忘记的东西,越忘不了。因为你想忘记的东西给你的刺激太大了,能忘记说明它对你并不真的重要,你竭力想忘记的一定是对你很重要的东西,所以你总在南辕北辙。

就像是我们失眠一样,我们不会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睡着的,因为我们已经睡着了,如果我们老是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睡着,那么我们就很难睡着。而我们如果为忘记一个事情花费很大的力气,那么说明其实我们在加强它,而不是削弱它,因为记忆是因为能量的注入而强大的。

现在做一个实验:

你不想要蓝色。

你现在头脑里有什么?

蓝色!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不去想蓝色就首先要在脑子里创建一个蓝色,然后你再消灭它是不行的。我们的大脑只会接受具体的内容,而附着其上的不能是否定性的词语。

如果你发现老是忘不了一件事说明你根本不想忘,因为这件事对你太重要了,如果这件事的重要性没有消失,放心吧,你会永远记住它的。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橡皮擦,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一般来说,感情中有一种“闭门羹效应”,说的就是当追求者遭到冷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激发出更多的潜力和“小宇宙”来追逐所爱,有诗为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第一篇就告诉我们爱情的真谛在于求不得。求不得造就伟大的爱情,注意是“伟大”而非“幸福”,幸福的往往是平凡的,而伟大的,往往是悲剧的,具有强烈审美价值的。

而《诗经》里的君子之所以如此“寤寐思服”,乃至于辗转反侧,就是因为“求之不得”。

按照这个原理,凌末的冷若冰霜,其实是能激发出她的橡皮擦男友的万丈豪情的,所以也不能怪橡皮擦同志太热情,那与凌末太冰冷也有关系吧。

但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即使是伟大也有衰减的一天。按道理说,越激烈,越容易衰减,因为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拖个一年半载,那激情早就烧没了。

橡皮擦男友也很不容易,他受到太多的挫折,没有了自我,然后他在一段真实的感情中找到了自己。“橡皮擦”说了很多话,其实就是一个找到自己的人的宣言:即使回到凌末的身边,他要的也是真实感情,要求得到人的待遇,而非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代品。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当“橡皮擦”掉头而去的时候,凌末反而一反冰山美人的形象,倒开始对“橡皮擦”感兴趣了。

这就引发了爱情的第二定律:“磁力效应”,男女之间就像是正负磁极,当一方追求另一方的时候,如果一味追求,则另一方往往好像有斥力;而当追求方转身而去的时候,习惯了被追逐的被爱者,往往会有一种被“闪”的感觉,反而会转变为“追逐者”。

往往男人在感情之初扮演“追逐者”,而在感情中后期扮演“疏离者”,女人则正好相反。其实爱就像是探戈舞,要点不在于最后那一下的倒身扬腿,而在于忽远忽近的距离变幻之美。“追逐者”和“疏离者”经常易位,一段感情才能真正有足够的张力发展下去,否则,就会失去足够的弹性,而成为单调乏味的关系。但是现在他们在曲终人散的时候才实现彼此的角色转换,不得不说,这么做成本太大,伤害已经铸成,要想改变,恐怕要花很大力气。

更何况,像凌末这样的女人,她要面对的是再一次抛弃,再一次丧失。他是她的后备军,她输掉了后备军,就意味着自己又要带着新的伤口面对旧的伤口了。这是第二次打击,来自一个她并不真正爱的人,一个她觉得非常安全的人,一个她觉得可以控制在手心,绝不会背叛她的人,是这个让她恐慌。扪心自问,她真的爱他吗?

如果没有真的爱,而进入一段感情,那就是对感情不尊重,那么感情也不会真的尊重你,因为感情这个东西是有风险的,但往往我们过度避免风险的行为其实才是最冒险的行为。

比如对一个没有消化过去创伤的女人来说,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伤,而不是马上投入下一段关系。草率进入赛场的结果,就是勉强而不真心诚意地进入关系,进入到并不是你情我愿的关系中;结果在自我保护能力最低谷的时候再遇创伤。

爱情没有备胎,也没有替补,更假装不来,如果你对感情没有敬畏,对自己的爱没有足够的尊重,那么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谁都明白长痛不如短痛,可是很多人选择的恰恰是长痛。

对凌末这样的人来说,她一定想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然而因为太怕痛,或者说不愿意承认已经丧失,于是坐失脱困良机,也许是时候终结和了断过去的情缘了。凌末最需要做的是,和过去的情感告别,给过去的感情开一个追悼会,黛玉葬花,宝玉烧诔,都是对往日情感的一种祭奠。只有你放手了,过去才能成为过去,否则它一直会影响着你,你就永远活在那该死的过去。

也许最需要做的就是痛定思痛,去总结和发现过去情感的得失,而不再次重蹈覆辙。你最需要知道的是,你的心也许在此时无法承受一场爱情,如果当别人爱你的时候,你觉得恐慌,当别人远离你时你觉得害怕,那么说明你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每一次感情都是一场极限运动,没有足够的准备,是要命的。此时的人最渴望温暖,但又害怕温暖,爱是天使又是魔鬼,你此时最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爱情。

一个不知道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人,往往就会不知情感的深浅,或者过度自保,或者过度冒险。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喜怒无常的家庭里,他很可能就会有这种复杂的焦虑的心情。他不知道下一刻自己的父母会做什么。人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的研究者巴甫洛夫,他曾经制造过精神病狗,做法如下:他对笼子里的狗不定时地予以电击和喂肉,与电击和喂肉同时出现的还有刺耳的铃声,于是某天当铃声出现的时候,狗疯了。

人比狗聪明一些,于是有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当他不知道父母下一刻是皮鞭还是吻的话,那就要采取预防行为,当父母对自己亲近的时候,不要完全接受,收着一点儿接受,免得下一刻父母伤害自己更难过。这就像黛玉的理论,与其散的时候难过,不如就干脆不聚。当父母对自己疏离的时候,要赶紧追着一点儿,免得父母对自己更差。

但和那条被不人道对待的狗一样,这样的孩子是生活在恐惧中的,对他而言,爱随时会被剥夺,他宁可和爱保持距离,但同时因为没有完全死心,他又对爱充满欲望。

这样的人怎么办?需要一个有足够忍耐力的人,容忍他这样又推又拉,欲迎还拒,起码要有好几个回合,当他对这份爱有足够的信心时,他的第一份安全的爱就这样出现了。

但老实说,也许我们没有办法遇到这么完美和包容的环境,但我们需要增加的是我们的觉察,我们知道,什么在推动着我们做什么样的事,起码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情感是一条修炼之路,要真正能打完“通关”,需要足够的耐心与足够的力量,我们需要的,是如何爱自己,而不是找一个人来爱我们;我们需要的是尊重爱,或者说尊重自己,而不是因为恐惧而践踏了一切,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需要直面很多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东西,而一旦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也许会发现,那么多可怕的东西,也许不过只是纸老虎,比如所谓的寂寞、恐惧和痛苦,大多都是自己吓自己的把戏罢了。(卢悦)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